来源:古韵汝州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2-04-05 浏览量:
刘孟博/文
陈素贞/摄影
草积山祖师庙位于汝州市区西南六十里许,寄料镇草积山之巅,因其四壁峻峭,中峰突起,清人为避匪患兵燹,曾在此修建山寨,故当地人亦称该地为“老寨坡”、“老婆寨”。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山川》卷一记载曰:“草积山,状若草垛,故名,州西南四十五里。”
寄料镇古称圪料镇、圪料街、给“ji”料店等,其名称由来,流说繁杂,如今已经无从考证。其中第一种说法认为,寄料街所在地属浅山丘陵地带,街道形态因地制宜,根据地形的高差随形就势,显得弯曲不直,因此得名圪料街。时至今日,汝州民间仍有“老汝州三不照,湾子、斜店(薛店)带圪料(寄料)”的俗语流传。第二种说法则认为,寄料街的得名,与 “王莽撵刘秀”的民间传说有关。相传,西汉末年,王莽新政失败,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一日,刘秀被王莽亲自带兵一路追杀到了现今的寄料街附近,由于连日奔波,早已人困马乏,便在山脚拐弯处的一家路边客店停下。奈何此时的刘秀身无分文,在询问店家能否赊欠,并讲述因何至此后,店家见刘秀气度不凡,慨然供给其饭菜、马料,助其脱困。数年后,新莽之乱平息,刘秀率人再次途径此地,想起当年店主赠给饭菜、草料的旧事,专程赶到店中对店主进行答谢。因给字为多音字,在以物质给予对方之时,常被念为“ji”,久而久之,给“ji”料店也就被写成了寄料店。
清咸丰、同治年间,捻军滋扰豫西,所到之处,烧杀劫掠,汝州民众亦深受其害。在抗击外来捻军的战斗中,除发生在咸丰七年、同治元年几场规模较大的激战,文献记载较详外,其他时间,捻军入境,与清军及地方团练展开的小规模激战还有很多次。当时清政府以坚壁清野政策,作为对付太平军和捻军的主要手段,民众也在捻军的不断侵扰中,逐渐意识到寨墙良好的防御功能。于是,在朝廷的推动下,地方民众为求自保,积极响应,不论平原还是山区,寨堡如雨后春笋般修建了起来。
寄料草积山寨便修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当时的人们在修筑寨墙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同时,还在寨内修建了一座供奉真武大帝的祖师庙。真武大帝乃雷部战神之首,可荡涤内外妖魔,是铲除邪恶的正义化身,在寨内建造祖师庙,主要是人们想要借助真武大帝的神威,来护佑一方的太平。祖师庙内现存光绪三十一年季春,伊邑增广生员王绍庭所撰《重修祖师圣殿並金粧神像碑记》记载曰:“汝郡西南寄料镇,东北隅有草积山,考之州志,汉光武驾幸洛阳驻跸於此,因得名焉。此山四壁峻峭,中峰突起,接岘山之翠,挹蓝桥之光,崆峒环其北,青龙障其南,胜地也,亦名山也。自同治年间,捻匪扰攘,蹂躏汝境。环山居民,无以安集,即以此山险阻,可以避兵燹,可以图保聚,於是相势筑寨,结构成庐。又於寨之巽方,修造门楼,山之巅顶创建庙宇。时金粧焕彩,栋宇流辉,诸村之人,无不称盛焉。迄今时殊势异,风雨剥蚀,而庙宇神像以及门楼尽为倾圮。近村人士思神明之默佑,窥形势之倾颓,莫不见而生感。因於光绪乙巳年春,募化捐资,鸠工庀材,於败坏者增补之,颓废者修举之,暗淡者丹青之。不转瞬而庙宇神像以及门楼焕然聿新,倘非诸村向善之力,何克臻此也欤!是为序。”
草积山祖师庙自创建以来,一直香火旺盛,近年来随着信众的不断布施,庙内建筑规模也逐年扩大,已然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而草积山寨反倒鲜为人知。据长期以来致力于研究记录汝州古山寨变迁的陈素贞老师介绍,草积山寨围绕山头而建,整体呈椭圆形,寨墙全部用石块干垒而成,墙宽1.5米左右,残高约2~5米不等,分外墙和内侧女墙,外墙上有垛口和射击口等。为了加强防御,人们在寨子南面的山坡下,模仿瓮城的设置,另外修筑了一圈石墙,并将这层寨子称之为“大寨”,将内层主寨称之为“二寨”。两层寨墙的南面,修建有样式大致相同的两道寨门,寨门宽1.5左右,上部均建有岗楼。二寨的东北、西北、和西南角,分别建有三座炮楼。再加上两道寨门,以及寨墙外密集的荆棘丛,寨子的防御措施相当完善。解放后,草积山寨还保存得比较完整,1966年,寄料中新厂在寨子东面建了一座水厂,为了利用这些水力资源灌溉附近土地,1967年,村里将南面寨墙上的石头拆掉,在寨南的山坡下修建了一座石桥,后来有村民将寨墙上的石块拉回去建房,寨墙遂逐步坍塌损毁。现今寨墙大都已经坍塌,寨基部分尚有遗存,其中,西、北两面寨基残高在1-2米左右,东、南面寨基在1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