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7-24 浏览量:
戏曲是民间文化形态的物化表现,它们的产生与发展,始终渗透在社会、人文、历史的长河中。而古戏台,正是研究戏曲的起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它伴随着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汝河谷地,自古是纵贯南北大通道的必经之地,汝州人,也因地理优势在与南北文化交流中,眼界得以不断开阔,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汝文化。
在汝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戏剧文化在接收和发展外来文化的同时,还创新出了曲剧文化,汝州是中国曲剧的发源地!明清民国时期,汝州的戏曲文化达到盛期,较大的乡村均建有戏楼,每年都有大户牵头请戏演出。有不少村庄,还有自己的剧团,戏楼就是排练场。汝州的古戏楼大多毁于解放后,至今保留无几。
汝州市汝南街道办事处虎头村,有座几百年的古戏楼,面阔三间,坐南朝北,文革前,戏楼前面,曾有座杨姓皇封红石贞节坊,是虎头村比较热闹的地方。这座戏楼建于何时,很多村民也说不清楚,有说是明代,有说是清代。从戏楼的结构来看,像清代早期的建筑。查阅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关于涉及虎头村刘姓,卷之三桥梁一,有这段记载:“普济桥,坐落在二里虎摇头街,城东十五里,乾隆三十二年,里民刘汝嵩,捐资独建” 。
据刘记立先生讲述,此戏楼,是其先人刘葛浦,在清代雍正四年创建。起因是刘家与别人打了一场官司,打了几年,花了不少钱,最后还是输了,很生气,就盖了戏楼,请人唱戏我解气。戏楼建成后,虎头村每逢古刹庙会,好戏连台,极大丰富了百姓们的生活。
上世纪七十年代,因虎头小学房屋紧张,戏楼曾作为教室,使用五六年。公元2013年冬天,夜黑风高,戏楼大厅两根石柱,被歹人所盗,面临倒塌,刘姓人急在心头,刘记立、刘自力、刘新海、张圈、刘松伟等刘姓人士,号召村民捐资修复。当时,虎头村两位会得知情况后,在村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6000元,大力支持古戏楼修复事宜。在刘记立先生的带领下,筹得捐资一万多元,历时半年,把这座历经300多年风雨的古戏楼,修膳完毕,得以焕发青春!刘记立先生等,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跑前跑后,出资出力,在群众口碑中,被传为佳话!
目前,古戏楼破坏较为严重,十几年前,村干部把戏楼前的地皮,盖成了供销社方便群众,戏楼就被挡住了,不注意很难发现,这里还有个老古董。汝州很多解放前后的文物,都成了文保单位,希望,虎头村的古戏楼,在刘记立先生、刘姓族人、虎头村两委会、汝南街道党委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文物文化部门早日关注,拨款修复成省市级文保单位游园。虎头村济民桥、四十八间转圈楼、杨姓皇封红石贞节坊、马姓皇封青石节孝坊、古刹延寿寺、汉代成安国都城等遗址,也急需立文化遗址碑,使虎摇头早日成为历史文化名村!
虎摇头,背山面水,物阜民丰,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历来就是风水宝地:背靠田龙岗,藏风聚气;村南想马河,蜿蜒潺潺;南望聚民渠,饶村弓案;蟒川蒋姑水,旺水来朝;迎砂三台山,锣印相拱;朝砂虎狼岭,呼应有情;
当前,特色古镇古村旅游很吃香,也是未来旅游趋势,希望,虎摇头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引起政府领导重视。把虎摇头灾荒之年,赈灾施粥、开仓放粮、皇帝敕匾的义举、济民修桥、无偿舍茶、修寨佑民、培植文风、兴修水利、州牧赠匾等故事,贴在村内文化墙上,招商引资包装ppp模式借势借力想方设法,国道旁修个寨楼,村内打造明清建筑,民俗文化美食一条街,用好“虎摇头”历史文化名村,这块 “响亮亮” 的金字招牌,发展文化旅游事业,让旅游者吃喝住行消费在当地,使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戏楼在风雨的侵蚀下,一日日衰败腐朽,屋顶塌陷,屋瓦掉落,昔日演绎繁华盛世才子佳人的舞台,甚至长满了茅草······
站在戏楼上,我仿佛又听见了,那古老的曲剧曲声,我仿佛又看见了,童年的伙伴在戏台上玩闹嬉笑, 我想穿越时空,我想留住记忆中,那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