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高万须
汝州市地理大势为两山夹一川,即南霍山(今称岘山)北梁山(又名大熊山,今称大红寨山)中间夹汝川(汝河冲积川地)。汝川之内,有黄帝之师广成子,曾经修身养生悟道的居所崆峒山。这里也是轩辕黄帝,早期问道受经的地方。
两汉之时,道教被称为“黄老道”,也就是说,道教把黄帝和老子尊称为始祖。其实,道教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道教的阴阳八卦学说是八千年前伏羲所创立。传说,黄河里曾有一只龙头马身卷毛的妖怪,人称龙马。龙马凶猛无比,致使洪水横流,田地被毁,人民遭殃。伏羲赤手空拳驯服了龙马。他发现龙马身上的鬃毛漩涡图案十分奇怪,认为其中必有玄机,于是隐居于嵩山之中潜心研究漩涡形状,终于画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图,人称伏羲八卦图(太极图)。伏羲也曾到梁山演画八卦、制作太极顶,留下天皇山太极顶的传说。伏羲还将女娲分封于此,建立女娲国(先秦著作《世本·氏姓篇》(张澍稡集补注):“天皇封弟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据传说,伏羲与女娲也是在梁山以滚石为记终结良缘。汝河因女娲氏族居此得名(何光岳《炎黄源流史》:“这涡河、汝水,皆因女娲氏居此得名。”)华夏文明肇始于伏羲、女娲。伏羲八卦是中华文明的根底,女娲造人为中华民族之根源。道家供奉的神祗之中鸿钧老祖、元始天尊等的原型就是伏羲,托天老母、送子老母等的原型即是女娲。
六千年前,轩辕黄帝在嵩山建立有熊国,汝州大峪也属有熊之域。经过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中华民族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开始步入农耕文明时代。黄帝随将俯首称臣的炎帝分封于有熊国以南、汝河以北的区域(今郏县、襄县一带),称为炎帝国;将长子玄嚣(即少昊)分封于炎帝国隔河相对的滍河(今平顶山沙河)一带,称为少昊国;将次子昌意分封于炎帝国以西、汝河以北区域(今汝州市),称为鄀国。(《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汦水(河南滍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河南汝水)。”)黄帝也常常到其心爱的次子昌意鄀国居住生活(《帝王世纪》:“黄帝居若水”)。在安定天下、治理国家的同时,黄帝开始注意养生、企望长寿了。他听说溯河而上不远处汝河岸边的崆峒山上住着一位智者高士,已寿千岁有余,就决定前往拜访求教。
黄帝登基第十九年,他特意来到崆峒山,见到广成子说:“我听说先生通晓‘至道’,前来讨教‘至道’的精华。我想获得天地之灵气,使五谷丰登,百姓足食;我希望能掌握阴阳,使万民乐业,国家昌盛。我该怎么办呢?”广成子回答说:“你所想问的,是事物的根本所在;你所想掌握的,是事物的细枝末叶。自从你治理天下以来,天上的云气尚无聚集就下起雨来,地上的草木没到枯黄就飘落凋零,日月的光亮也渐渐晦暗下来。心地狭隘的小人怎么能谈论‘至道’呢?”听了这番话,黄帝没趣地退缩回来。他弃置朝政,搭起小屋,坐卧茅草,独居仨月,谢绝客访,闭门思索。
三个月之后,黄帝再次来到崆峒山造访广成子。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顺着下方,双膝着地匍匐向前,叩头行了大礼后问道:“听说先生通晓‘至道’,冒昧请教先生,怎样修身养生才能长寿呢?”广成子蓦然坐起身子说:“问得好啊!来,我就把‘至道’告诉你吧。至道的精华,幽深渺远;至道的极致,晦暗沉寂。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持守精神,保持宁静,形体就会自然顺畅。一定要保持顺畅清静,不要使形体疲惫劳苦,不要使精神动荡恍惚。烦劳太多身心就会伤损。”广成子稍稍停顿,又说:“天和地都各有主宰,阴和阳各有府藏,谨慎地守护你的形体,一切都会强壮起来。”
广成子又开始现身说法:“我遵循着自然规律的大道,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修身已有一千二百年,但我的形体还没有衰老的征象。”黄帝再次扣头行了大礼,十分钦佩地说:“先生真是‘天’(高明)啊!”广成子讲了养生之道,又对黄帝做了一些忠告,最后升仙而去,“与日月参光,与天地为常。”(《庄子·在宥篇》: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间居三月,复往邀之。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
“善哉问乎!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至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黄帝再拜稽首,曰:
“广成子之谓天矣!”广成子曰:“来,余语女。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当我,缗乎!远我,昬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这就是广成子传授黄帝的《自然经》(又称《阴阳经》),因而广成子被称为“黄帝师”。道教把广成子尊奉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开天经》:“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广成子。”)自此,黄帝潜心修炼,最终成仙,在荆山铸鼎原飘然升天。广成子的话浓缩了古代养生理论的精华,堪称中华古老养生文化的“活化石”,被道家视为内丹修炼的理论源头。
春秋时期的老子被称为道教的道祖。他所著的《道德经》是道教的圣典。老子(约前571年—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人),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在嵩山修行多年,在金壶峰老君洞撰写《道德经》,后离开嵩山西行至函谷关被关令尹喜拦下,献出五千言《道德经》。(《史记?老子列传》: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孔子曾远道从山东曲阜来到洛阳拜访老子,请教道德礼仪,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君子们(明智的人)时运来了就乘车做官;不逢时运,他们就如蓬草随风而飘。”(《史记?老子列传》:“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老子又讲:“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也没有;品德高尚的君子,表现谦虚,似乎愚蠢。抛弃你傲慢的神气和过多的欲望吧!抛弃你做作的神态和不现实的志向吧!这些对于你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这就是我对你的忠告。”(《史记?老子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回到鲁国对弟子们说:“我们知道,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跑。会跑的兽,网罟能够捕获它;会游的鱼,丝线能够钓住它;会飞的鸟,弓箭能够射到它。对于龙,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龙是驾着风云而升天的。我见到的老子就像是龙啊!”(《史记?老子列传》: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虽然老子学说的中心是“自隐无名”(隐匿声迹,不求闻达)(《史记?老子列传》:“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但他的声誉却不胫而走,连赫赫大名的孔子也前来拜访,足见老子道学影响是多么地深远。后世道教把老子尊奉为三清道祖之“道德天尊”。
春秋之时,周朝国都已经迁至成周洛邑(即洛阳),其国势羸弱,周王室能够掌控的势力范围仅有方圆几百里,东至荥阳,西至潼关,南至汝水,北至沁水南岸。此时,周平王极力推行文王教化政策,稳定局势,重振国威,社会出现相对稳定的太平局面,而周围诸侯各国也相安无事。迁都之后,周平王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封至汝州地区。(《路史·后记十》:“平之子三,长曰精,封纵,为纵氏。次曰唐,封梁山(今汝州北部),为梁伯。少曰秀,封汝川(今汝州中西部),谓之周。”)汝州相距洛阳仅有二百里,真正是王畿之地,处于天子脚下。伴着文王教化的东风,老子道学的思想理论即能迅速传遍这里,深入人心,与广成子、黄帝思想紧密融合,因此,后世把此时的汝州之地称为“汝旁化国(文王教化之国)”。
两汉时期,“黄老道”思想很受尊崇,鬼神崇拜和神仙信仰极其流行。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邹衍(战国时期著名方士)的阴阳五行学说糅合起来形成了方仙道,从战国(前475年——前221年)中后期到汉武帝刘彻(前140年——前87年)时,在方士(亦称神仙家)们与帝王将相之鼓动下,掀起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药热潮。到东汉中、晚期,神仙信仰为道教所继承,成为道教信仰的核心内容。东汉桓帝时(147年——167年),神仙学和黄老学相结合正式形成黄老道。汉桓帝虔诚信奉黄老道,于延熹八年(165年)两次遣人“至苦县祠老子”。次年,又“亲祠老子于濯龙(宫),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后汉书·祭祀中》)这时,老子已成为崇奉的最高神灵。后来,黄老道所尊崇的黄帝、老子成了道教信仰的至尊之神。黄老学说也成为后世道教的理论基础。
东汉顺帝时(126年—144年),张陵于蜀郡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传授“正一道”(因入道者须交纳五斗米,俗称“五斗米道”),正式创立道教。“五斗米道”奉《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宣扬人君按“道意”治国,国则太平;循“道意”爱民,民即寿考;“人法道意,便能长久”,并以“道佐人主”(《老子想尔注》)为己任。教徒尊称张道陵为“天师”,后世把他称为道教教祖。
张道陵(34年——157年),本名张陵,字辅汉,道教尊称为张道陵、张天师。张道陵从小聪明颖慧,曾入太学,通四书五经,晓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二十六岁“举贤良方正极谏科”,东汉明帝时(58年——76年)曾为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后遁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修长生不死之道。朝廷召他为博士,他称病不赴;和帝(89年——105年)三次下诏请他做太傅,封他为冀县侯,他拒出不受。他立志精诚修炼,携弟子住云锦山修玄玄之道,炼龙虎大丹。后来,他又居住嵩山静心修道,得《三皇内文》、《九鼎太清丹经》。顺帝时(126年——144年),他到蜀地鹤鸣山烧炼九鼎神丹,著作道书二十四篇,创立五斗米道。永寿二年(156年),张道陵功成道著,白日升天。
由于道教思想盛行,皇帝及其贵族笃信道教,修习方仙术者众多,尤其是作为东汉都城南郊的汝州,道教信仰更是社会化了,其中张道陵的理论和实践的作用十分明显。
到三国两晋之时,汝州的祠庙道观已遍布城乡,仅《正德汝州志》所记著名的庙观数量(仅仅在汝州城附近)就达二十余座。除了记载广成子、邓痖子、鬼谷子之外,《正德汝州志》还记载了一个葛玄弟子张元化在汝州清溪观修道成仙的故事。有一天,张元化把道士周元亨叫来说:“我死后,不要损坏我的躯体。”张元化死后,周元亨遵命埋葬了张元化。五年后,汝州有一个人在蜀地(四川)当兵,在深山中见到一名道士。这名道士对他说:“我刚从汝州来。你回汝州时,请捎回一封信,交给胡司马和张元化大师。千万不要把信弄丢。”这个兵回到汝州就把信交给了这二人。二人打开信一看,那是张元化的亲笔信,感谢二人对他的厚葬。二人将张元化的坟墓发开一看,棺材内竞没有尸骨,只有一双旧鞋。张元化曾著有《还丹赋》,宋朝政和年间被皇封为“冲妙先生”。(《正德汝州志.仙释》:张元化:葛玄弟子,尝寓汝州清溪观。一日,召道士周元亨曰:“吾化之后,毋损吾躯。”既化,元亨遵其命葬之。后五年,有汝卒戍于蜀者,逢一道士于山峡间,谓曰:“我新去汝。可为我持书与胡司马、周尊师,达之无遗。”卒反,投书二人。开缄,乃元化亲扎,谢二人葬之厚也。发冢视之,惟空棺,有故履存焉。宋政和中,封“冲妙先生”,尝作《还丹赋》。”)葛玄是三国时的方士,道教四大天师(东汉张道陵、三国葛玄、晋代许逊、宋代萨守坚)之一,被尊称为“葛仙公”,又称“太极左仙公”。
汝州旧志载:“汝颖多奇士。乃伊川游宦之邦,道学渐濡着众。民尚淳厚,士习诗礼,男耕女织,与往古同辙。”(《正德汝州志.风俗》)西晋周处编《风土记》载:汝州“士为道德性命之学,民有丝绢绸絁(粗绸)之富。”这里说,汝州不仅民众富庶人才辈出,而且民俗淳朴习道人多。
历史上汝州庙观的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当今的年轻人,恐怕难以置信。城里大街小巷,乡间村头路边,不时可见大大小小、名号不一的庙堂神龛,几乎每一座山头上,都坐落有庙宇。北部的梁山和南部的霍山,都是由来已久的道教名山,历史上曾有刘秀、李世民、武则天等帝王官员及诸多文人墨客,前来拜谒问道。汝州历代算命、卜卦、风水等名师代有人出,闻名遐迩与中原。各地人们,随时可以到汝州不同的庙宇拜祖求神,保平安、谋富贵、求财运、祈子嗣,等等,不一而足。道教文化肇始于汝州,算命卜卦风水文化发祥于汝州,在汝州民众之中根深蒂固,同时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