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汝州洗耳河畔的许由庙与巢父井

来源:今日头条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3-03 浏览量:

「汝州访古」——被淹没的人文印记!洗耳河畔的许由庙与巢父井

发布时间:20-11-2314:34

『汝州访古』——被淹没的人文印记!汝州洗耳河畔的许由庙与巢父井

刘孟博/文

陈素贞/配图

谈到汝州洗耳河,人们应当不会陌生,洗耳河是北汝河左岸的重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汝州北部的嵩箕群山之中,因上古高士许由在此洗耳的故事而家喻户晓,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河。

正德《汝州志·山川》卷二记载曰:“洗耳河,在州西门外,源出箕山。按《通典》云,箕山在汝州北五十里,属登封县,许由避尧之让,隐于箕山,洗耳于此,故名。弘治乙丑,知州王雄立石于河西涯上。”

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山川》卷一记载曰:“洗耳河,州西门外,源出箕山。按《通志》云,箕山在汝州北五十里,登封县界内,许由避尧隐其处。温湛《怀古诗》:‘逊位当年事有无,河名洗耳应非诬。哲人早避重华位,流水空传类面图。已识明良能御世,豈缘饥溺不关吾。逍遥莫信蒙庄语,错认高贤作隐徒。’”

洗耳者,乃典故名,典出于东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中。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是上古时代的一位高尚清节之士。相传尧帝得知许由的贤德后,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于是尧帝又邀请他担任九州之长,许由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自己的耳朵受到了玷污,因而临水洗耳。许由的好友巢父(或樊坚),带着牛犊来到河边饮水,看到了许由临河洗耳的举动,询问原因后,更是觉得许由洗耳处的河水已经遭到污染,不愿让他的牛在其下游饮水。因而后世遂以“洗耳”、“许由洗耳”、“巢由洗耳”等表达高洁之士厌闻于世俗的污浊之声,纤尘不染的心性追求和超然于物外的旷达态度;用“洗耳翁、洗耳高人”等指代超脱尘俗、不问世事的人;用“幸可饮牛”指未受污染或污染未及的地方。

历史上关于许由与巢父隐居箕山的文献记载颇多,《庄子·杂篇·让王》、《吕氏春秋》、司马迁《史记·伯夷叔齐列传》、杨雄《法言·问名卷》、班固《汉书·古今人名表》、蔡邕《琴操·箕山操》、谯周《古史考》、皇甫谧《高士传》、《晋书.向秀传》等书对他们二人均有提及,其中尤以皇甫谧的《高士传》,对许由与巢父的介绍最为详细全面。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云:“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后隐於沛泽之中。尧让天下於许由,曰:“曰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於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由於是遁耕於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於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许由没,葬箕山之巅,亦名许由山,在阳城之南十馀里。尧因就其墓,号曰:“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世世奉祀,至今不绝也。”

晋·皇甫谧《高士传·巢父》:“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冷水洗其耳,试其目,曰:‘向闻贪言,负吾之友矣。’遂去,终身不相见。”

“许由洗耳处,巢父不饮牛”的传说故事,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被广为流传,此后经过魏晋文人的推崇与宣扬,更是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境地。汝州洗耳河作为许由洗耳、巢父饮犊传说故事的发源地,自古及今,诸多仰慕其名而游赏于洗耳河畔,吟诗作赋的名人学士,络绎不绝。至隋唐时期,人们为了纪念许由、巢父两位先贤名士的高洁情操,还特意在汝州西城门外的洗耳河右岸,为其设立祠庙,供人拜谒、凭吊,并将庙旁的水井命名为“巢父井”,以念其人,以彰其德,以表其事。不过令人可惜的是,历朝历代屡经修缮的许由庙和巢父井,到清代之后,因无人管理而渐次被毁,以至于基址无存。随着许由庙和巢父井的湮灭,今天的人们想要更多的详知这两处古迹的历史情况,则少不了要查阅各类的文献史料,然而,除正德《汝州志》、乾隆《汝州续志》、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外,关于许由庙、巢父井的相关史料并不丰富。

一、明王尚綗《汝州洗耳河重治石桥记》曰:“维州西河曰洗耳,石桥跨河枕城,治自成化戊子,凡六十载于兹,为嘉靖丁亥敞而复治,殆数也。乔侯之力泓矣,父老相率为记。维天下自尧而治也,以让许由,巢父闻之于焉洗耳。雄以为好,大累刻,乃此地。瀕河有巢父井,许由庙,是故河曰洗耳。流风遗俗,递相袭习,讴吟悼祠,顾曰罔徵云。”

二、正德《汝州志·古迹》卷二记载曰:“巢父井,在西关街南,其旁有许由庙,相传井有八角,上有柏树三株,凌宵花缠绕其上。故谚云:‘汝州城西八角井,一柏一树凌霄花。’井久湮塞被民居所侵,弘治癸亥,夏雨涨水,洗耳河边冲出一石刻,宋绍圣四年赤城罗適题《巢父井亭》诗。‘泊然巢一枝,常静不待息。天地存遗井,聊以见清德。窥者见尔心,饮者养尔力。何为病夏畔,俯仰无惭色。’”

三、正德《汝州志·祠庙》卷四记载曰:“许由庙,在西关街南,久废基存。弘治甲寅,知州彭纲重建。弘治甲子,知州王雄因庙侧有巢父井,加以牌位,并列扁名巢由庙,春秋祀之。”

四、正德《汝州志·诗》卷七《巢父井》:“晏殊·大学士。‘禀生值尧年,率性在庞厚。安巢一枝上,岂曰鹑居陋。颍波人洗耳,曾不污牛口。谅兹耕耒暇,凿饮隈林薮。含饴鼓其腹,帝力予何有。遂令千载外,此地存遗甃。泓然逼乔木,宛若栖塒旧。乡人揭题榜,行旅谐瞻觏。我来观旧迹,愕立徘徊久。凄其望清风,不获见师友。愿言{奭斗}一勺,拭面洗心垢。翘勤慕高躅,感慨陈卮酒。思齐胡可得,度以宽庸瞀。夙驾限长涂,凭高重回首。’”

五、正德《汝州志·诗》卷七《巢父井三绝》其一:“韩琮·员外郎。‘巢由终古洒清风,四海轻于脱屣中。留此一泓来者见,蜗牛角上少争雄。’”

六、正德《汝州志·诗》卷七《巢父井三绝》其二:“韩琮·员外郎。‘深沉千尺湛寒泉,来往无私施不偏,愧我扶衰酌灵液,谁知真煖发丹田。’”

七、正德《汝州志·诗》卷七《巢父井三绝》其三:“韩琮·员外郎。‘高名已与白日连,遗迹犹闻故老传。吊古每来荒庙下,落花流水总依然。’”

八、正德《汝州志·文》卷八《许由庙碣》:“尧之聪明,由先生成;尧之治理,由先生始。尧不以天下让先生,先生之道犹昏;先生不以清节避唐尧,唐尧之道何尊。是知天地间,尧而许之,日而月之。生人以来,避让之大,未有如先生者也。………噫!先生所谓禀天之德,合地之式,居天地中,立帝王则。噫!先生所为往矣。谁能寂见寥廓,但箕颍之上,惟馀清风。噫!先生所谓为圣人之大,标天地之外,揖尧谢舜,畴为吾辈。我来独寻,请祷意深,再拜刻石,取文于心。

九、乾隆《汝州续志·艺文》卷八所载明·王瑶《重修巢许祠记》曰:“汝西有巢许祠,其来远矣,岁久就敝。隆庆壬申夏,大参本庵杨公偕余游其间,公曰:“嘻!昔之所未有者,今其举之甚难,乃因其旧而为之,无亦易乎?”余曰:“有其人则举,无则废,事之修复当有时。”乃汝守董君慨然应曰:“是惟在我。”于是量材计工,度地任事,费取赎金,役取公佣匠者,偕作三阅月而祠屋成,垂堂成翼室,左右以次增饰。无何,董君去,新守杨君继之,益成厥志,门垣涂壓,焕然一新,不奢不俗,而清整可爱,俨乎为高人俎豆之所。”

十、乾隆《汝州续志·艺文》卷八所载清·屈有信《重修西门外大王庙记》曰:“汝城西门外,河曰“洗耳”,以巢许得名也。桥北旧有巢许祠,载在祀典,今故址无存矣。”

十一、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古迹》卷九记载曰:“巢父井,宋宗舜臣尝刻王通叟《吊巢父》文于石,置井旁,在西门外巢由庙侧,其水绿色。又国初州同署浚井,得宋晏元献公殊题《巢父井》石刻诗于井中,今其井亦名巢父井,旧志未详,宋志补晏殊诗。……”

通过对上述十一条零散史料的罗列,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早在唐代,汝州西城门外洗耳河右岸的许由庙与巢父井,已然成为文人墨客经常光顾的心中圣地,他们在游赏之余,为后人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诗文佳篇。至于唐·杨植撰写的《许由庙碣》一文,虽存有争议,然而唐·韩琮所作《巢父井三绝》,宋·晏殊所作《巢父井》,宋·罗適所题《巢父井亭》,宋·王通叟《吊巢父》等诗,则足以证明斯地之古老厚重。

许由庙自肇建之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弘治七年(1494年),许由庙久废而基址尚存,于是知州彭纲慷慨捐资,并倡议地方乡绅捐助钱财,对许由庙进行重建。弘治十七年(1504年),知州王雄游览许由庙后,认为庙旁即然有巢父井,何不将庙名改为巢由庙,来共同祭祀许由和巢父两位先贤,于是庙名遂改。隆庆六年,巢由庙因年久失修,已多处坍塌,大参本庵杨公莅临汝州后,看到巢由庙的凋敝残垣,觉得若不及时修缮,必然毁坏无存。于是州守董国俊随即度材力鸠工,对巢由庙进行大修,不久董国俊去任,剩余工程则有新任知州杨跃川继续进行,最终重修后的巢由庙,殿宇门窗,焕然一新,不奢不俗,清整可爱。

据熟知汝州城历史掌故的姚国旗老师走访了解,早在清初,西关桥头的巢由庙已经荒废无存,顺治七年(1650年),知州林中宝和巡道范承祖曾在巢由庙旁则地新建金龙大王庙一座,以奉祀洗耳河河神,久而久之,居住于此的居民多以“河大王庙”称呼此地,巢由庙和巢父井的名称,便渐渐淹没于历史的云烟之中。随着时光的流逝,到了民国时期,存留的巢父井还担负着周边居民日常取水的职能,然而巢由庙是否还有香火崇祀,已不得而知。当时河大王庙内曾扎过西关东片的保公所,解放后大兴农业合作社时,庙内曾被改作为生产队仓库,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大王庙又被城关兽医站所占用,此后兽医站则将庙址卖给了附近居民做了民宅。

附:《汝州志》未录之相关题咏

巢父井

宋·刘攽

访古慕高远,回首笑流俗。

千世得巢父,萧然慨遗躅。

古来知生民,满腹所愿足。

何为让天下,牛口信为辱。

高风渺不嗣,世态日局促。

至今西山翁,耻甘首阳粟。

爱此盈尺泉,百寻莹寒玉。

迁陵复改邑,缺甃常湛绿。

君怀浮云志,尘埃兹可浴。

君有冰炭忧,清泠相为沃。

长涂接周楚,轩盖密相续。

能令贪夫廉,更使贤士勖。

岂如汉阴叟,抱瓮伤窘束。

我游阻胜概,长谣慰心曲。

题巢父井亭

宋·宋庠

箕岭逃尧去不回,

沈沈遗甃碧烟开。

廉泉让水犹堪贵,

何况曾轻天下来。

发表评论

 
 
 
发表
 

评论列表(2条)

 
 
无量天尊VGDem
一图下边是不是城隍庙啊?
2020-11-29
回复
 
 
古韵汝州作者
是的
2020-11-29
回复
没有更多啦

「汝州访古」——被淹没的人文印记!洗耳河畔的许由庙与巢父井

发布时间:20-11-2314:34

『汝州访古』——被淹没的人文印记!汝州洗耳河畔的许由庙与巢父井

刘孟博/文

陈素贞/配图

谈到汝州洗耳河,人们应当不会陌生,洗耳河是北汝河左岸的重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汝州北部的嵩箕群山之中,因上古高士许由在此洗耳的故事而家喻户晓,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河。

正德《汝州志·山川》卷二记载曰:“洗耳河,在州西门外,源出箕山。按《通典》云,箕山在汝州北五十里,属登封县,许由避尧之让,隐于箕山,洗耳于此,故名。弘治乙丑,知州王雄立石于河西涯上。”

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山川》卷一记载曰:“洗耳河,州西门外,源出箕山。按《通志》云,箕山在汝州北五十里,登封县界内,许由避尧隐其处。温湛《怀古诗》:‘逊位当年事有无,河名洗耳应非诬。哲人早避重华位,流水空传类面图。已识明良能御世,豈缘饥溺不关吾。逍遥莫信蒙庄语,错认高贤作隐徒。’”

洗耳者,乃典故名,典出于东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中。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是上古时代的一位高尚清节之士。相传尧帝得知许由的贤德后,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于是尧帝又邀请他担任九州之长,许由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自己的耳朵受到了玷污,因而临水洗耳。许由的好友巢父(或樊坚),带着牛犊来到河边饮水,看到了许由临河洗耳的举动,询问原因后,更是觉得许由洗耳处的河水已经遭到污染,不愿让他的牛在其下游饮水。因而后世遂以“洗耳”、“许由洗耳”、“巢由洗耳”等表达高洁之士厌闻于世俗的污浊之声,纤尘不染的心性追求和超然于物外的旷达态度;用“洗耳翁、洗耳高人”等指代超脱尘俗、不问世事的人;用“幸可饮牛”指未受污染或污染未及的地方。

历史上关于许由与巢父隐居箕山的文献记载颇多,《庄子·杂篇·让王》、《吕氏春秋》、司马迁《史记·伯夷叔齐列传》、杨雄《法言·问名卷》、班固《汉书·古今人名表》、蔡邕《琴操·箕山操》、谯周《古史考》、皇甫谧《高士传》、《晋书.向秀传》等书对他们二人均有提及,其中尤以皇甫谧的《高士传》,对许由与巢父的介绍最为详细全面。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云:“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后隐於沛泽之中。尧让天下於许由,曰:“曰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於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由於是遁耕於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於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许由没,葬箕山之巅,亦名许由山,在阳城之南十馀里。尧因就其墓,号曰:“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世世奉祀,至今不绝也。”

晋·皇甫谧《高士传·巢父》:“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冷水洗其耳,试其目,曰:‘向闻贪言,负吾之友矣。’遂去,终身不相见。”

“许由洗耳处,巢父不饮牛”的传说故事,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被广为流传,此后经过魏晋文人的推崇与宣扬,更是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境地。汝州洗耳河作为许由洗耳、巢父饮犊传说故事的发源地,自古及今,诸多仰慕其名而游赏于洗耳河畔,吟诗作赋的名人学士,络绎不绝。至隋唐时期,人们为了纪念许由、巢父两位先贤名士的高洁情操,还特意在汝州西城门外的洗耳河右岸,为其设立祠庙,供人拜谒、凭吊,并将庙旁的水井命名为“巢父井”,以念其人,以彰其德,以表其事。不过令人可惜的是,历朝历代屡经修缮的许由庙和巢父井,到清代之后,因无人管理而渐次被毁,以至于基址无存。随着许由庙和巢父井的湮灭,今天的人们想要更多的详知这两处古迹的历史情况,则少不了要查阅各类的文献史料,然而,除正德《汝州志》、乾隆《汝州续志》、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外,关于许由庙、巢父井的相关史料并不丰富。

一、明王尚綗《汝州洗耳河重治石桥记》曰:“维州西河曰洗耳,石桥跨河枕城,治自成化戊子,凡六十载于兹,为嘉靖丁亥敞而复治,殆数也。乔侯之力泓矣,父老相率为记。维天下自尧而治也,以让许由,巢父闻之于焉洗耳。雄以为好,大累刻,乃此地。瀕河有巢父井,许由庙,是故河曰洗耳。流风遗俗,递相袭习,讴吟悼祠,顾曰罔徵云。”

二、正德《汝州志·古迹》卷二记载曰:“巢父井,在西关街南,其旁有许由庙,相传井有八角,上有柏树三株,凌宵花缠绕其上。故谚云:‘汝州城西八角井,一柏一树凌霄花。’井久湮塞被民居所侵,弘治癸亥,夏雨涨水,洗耳河边冲出一石刻,宋绍圣四年赤城罗適题《巢父井亭》诗。‘泊然巢一枝,常静不待息。天地存遗井,聊以见清德。窥者见尔心,饮者养尔力。何为病夏畔,俯仰无惭色。’”

三、正德《汝州志·祠庙》卷四记载曰:“许由庙,在西关街南,久废基存。弘治甲寅,知州彭纲重建。弘治甲子,知州王雄因庙侧有巢父井,加以牌位,并列扁名巢由庙,春秋祀之。”

四、正德《汝州志·诗》卷七《巢父井》:“晏殊·大学士。‘禀生值尧年,率性在庞厚。安巢一枝上,岂曰鹑居陋。颍波人洗耳,曾不污牛口。谅兹耕耒暇,凿饮隈林薮。含饴鼓其腹,帝力予何有。遂令千载外,此地存遗甃。泓然逼乔木,宛若栖塒旧。乡人揭题榜,行旅谐瞻觏。我来观旧迹,愕立徘徊久。凄其望清风,不获见师友。愿言{奭斗}一勺,拭面洗心垢。翘勤慕高躅,感慨陈卮酒。思齐胡可得,度以宽庸瞀。夙驾限长涂,凭高重回首。’”

五、正德《汝州志·诗》卷七《巢父井三绝》其一:“韩琮·员外郎。‘巢由终古洒清风,四海轻于脱屣中。留此一泓来者见,蜗牛角上少争雄。’”

六、正德《汝州志·诗》卷七《巢父井三绝》其二:“韩琮·员外郎。‘深沉千尺湛寒泉,来往无私施不偏,愧我扶衰酌灵液,谁知真煖发丹田。’”

七、正德《汝州志·诗》卷七《巢父井三绝》其三:“韩琮·员外郎。‘高名已与白日连,遗迹犹闻故老传。吊古每来荒庙下,落花流水总依然。’”

八、正德《汝州志·文》卷八《许由庙碣》:“尧之聪明,由先生成;尧之治理,由先生始。尧不以天下让先生,先生之道犹昏;先生不以清节避唐尧,唐尧之道何尊。是知天地间,尧而许之,日而月之。生人以来,避让之大,未有如先生者也。………噫!先生所谓禀天之德,合地之式,居天地中,立帝王则。噫!先生所为往矣。谁能寂见寥廓,但箕颍之上,惟馀清风。噫!先生所谓为圣人之大,标天地之外,揖尧谢舜,畴为吾辈。我来独寻,请祷意深,再拜刻石,取文于心。

九、乾隆《汝州续志·艺文》卷八所载明·王瑶《重修巢许祠记》曰:“汝西有巢许祠,其来远矣,岁久就敝。隆庆壬申夏,大参本庵杨公偕余游其间,公曰:“嘻!昔之所未有者,今其举之甚难,乃因其旧而为之,无亦易乎?”余曰:“有其人则举,无则废,事之修复当有时。”乃汝守董君慨然应曰:“是惟在我。”于是量材计工,度地任事,费取赎金,役取公佣匠者,偕作三阅月而祠屋成,垂堂成翼室,左右以次增饰。无何,董君去,新守杨君继之,益成厥志,门垣涂壓,焕然一新,不奢不俗,而清整可爱,俨乎为高人俎豆之所。”

十、乾隆《汝州续志·艺文》卷八所载清·屈有信《重修西门外大王庙记》曰:“汝城西门外,河曰“洗耳”,以巢许得名也。桥北旧有巢许祠,载在祀典,今故址无存矣。”

十一、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古迹》卷九记载曰:“巢父井,宋宗舜臣尝刻王通叟《吊巢父》文于石,置井旁,在西门外巢由庙侧,其水绿色。又国初州同署浚井,得宋晏元献公殊题《巢父井》石刻诗于井中,今其井亦名巢父井,旧志未详,宋志补晏殊诗。……”

通过对上述十一条零散史料的罗列,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早在唐代,汝州西城门外洗耳河右岸的许由庙与巢父井,已然成为文人墨客经常光顾的心中圣地,他们在游赏之余,为后人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诗文佳篇。至于唐·杨植撰写的《许由庙碣》一文,虽存有争议,然而唐·韩琮所作《巢父井三绝》,宋·晏殊所作《巢父井》,宋·罗適所题《巢父井亭》,宋·王通叟《吊巢父》等诗,则足以证明斯地之古老厚重。

许由庙自肇建之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弘治七年(1494年),许由庙久废而基址尚存,于是知州彭纲慷慨捐资,并倡议地方乡绅捐助钱财,对许由庙进行重建。弘治十七年(1504年),知州王雄游览许由庙后,认为庙旁即然有巢父井,何不将庙名改为巢由庙,来共同祭祀许由和巢父两位先贤,于是庙名遂改。隆庆六年,巢由庙因年久失修,已多处坍塌,大参本庵杨公莅临汝州后,看到巢由庙的凋敝残垣,觉得若不及时修缮,必然毁坏无存。于是州守董国俊随即度材力鸠工,对巢由庙进行大修,不久董国俊去任,剩余工程则有新任知州杨跃川继续进行,最终重修后的巢由庙,殿宇门窗,焕然一新,不奢不俗,清整可爱。

据熟知汝州城历史掌故的姚国旗老师走访了解,早在清初,西关桥头的巢由庙已经荒废无存,顺治七年(1650年),知州林中宝和巡道范承祖曾在巢由庙旁则地新建金龙大王庙一座,以奉祀洗耳河河神,久而久之,居住于此的居民多以“河大王庙”称呼此地,巢由庙和巢父井的名称,便渐渐淹没于历史的云烟之中。随着时光的流逝,到了民国时期,存留的巢父井还担负着周边居民日常取水的职能,然而巢由庙是否还有香火崇祀,已不得而知。当时河大王庙内曾扎过西关东片的保公所,解放后大兴农业合作社时,庙内曾被改作为生产队仓库,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大王庙又被城关兽医站所占用,此后兽医站则将庙址卖给了附近居民做了民宅。

附:《汝州志》未录之相关题咏

巢父井

宋·刘攽

访古慕高远,回首笑流俗。

千世得巢父,萧然慨遗躅。

古来知生民,满腹所愿足。

何为让天下,牛口信为辱。

高风渺不嗣,世态日局促。

至今西山翁,耻甘首阳粟。

爱此盈尺泉,百寻莹寒玉。

迁陵复改邑,缺甃常湛绿。

君怀浮云志,尘埃兹可浴。

君有冰炭忧,清泠相为沃。

长涂接周楚,轩盖密相续。

能令贪夫廉,更使贤士勖。

岂如汉阴叟,抱瓮伤窘束。

我游阻胜概,长谣慰心曲。

题巢父井亭

宋·宋庠

箕岭逃尧去不回,

沈沈遗甃碧烟开。

廉泉让水犹堪贵,

何况曾轻天下来。

发表评论

 
 
 
发表
 

评论列表(2条)

 
 
无量天尊VGDem
一图下边是不是城隍庙啊?
2020-11-29
回复
 
 
古韵汝州作者
是的
2020-11-29
回复
没有更多啦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刘希夷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