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网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12-28 浏览量:
如果要选2021年热词,“养老保险”肯定名列其中。
从上到下,人人都在谈养老保险。养老金融改革方向渐明,专属养老险产品和专属养老理财产品已相继推出。在中端层面,自2004年开始出现的专业养老保险机构亦面临革新。
平安夜,CBIRC发布了《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为养老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管理公司的发展正本清源,即回归到“专业化养老金融机构”。
根据《通知》的要求,养老保险机构的改革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机构定位,二是业务方向。
自2004年12月平安养老险作为首家专业养老险公司以来,17年来已有10家专业养老险公司和一家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17年间,养老险公司的批设一直呈现断断续续的状态,2007年泰康养老险成立后,直至2013年才新批了安邦养老险,三年后才又批了新华养老险。2017年人民养老险公司成立后,又隔了四年,才有了恒安标准养老险公司,再然后就是今年8月批筹的“巨无霸”国民养老险公司。
一路行来,几家专业养老险公司困顿有之,迷茫有之,谋变有之。走着走着,有时未免偏离了作为专业养老险公司的初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句话用在专业养老险公司身上,也挺合适。随着我国向中度老龄化社会演进,消费者的养老意识日益觉醒,呼唤了很久的养老险的春天或许真的要来了。
12月17日,《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获得审议通过,该文件提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制度设计,合理划分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养老责任,为个人积累养老金提供制度保障。
个人养老金的新时代就要来了。
在这个新时代,与银行、基金、券商们同台竞技,养老保险公司如何胜出?只能靠专业致胜。
而新规就是要把养老险公司们拉回到专业的路径上来,“做好自己”。
定位:回归“专业”
《通知》对于养老保险公司的定位和业务方向进行了明确:
一是养老保险机构应定位为专业化养老金融机构,进一步突出养老特点,优化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和风险保障等服务,提升长期服务能力。
二是明确主要业务方向,推动养老保险机构重点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保障管理和企业(职业)年金基金管理等能体现养老属性的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概括来说,养老保险公司要回归养老保险的主业。
2004年12月,平安养老险在上海成立,开启了专业养老险公司的专业路线。
彼时,按监管部门的思路,在健康险、养老险、农业险等专业细分领域,成立专门的保险机构,有助于走专业化运营路线。
不过,专业化的细分领域也同时意味着相对小众化,对于以大数法则为基本运营原理的保险业来说,尤其是尚处在初级阶段的国内保险业,小而美要实现起来很难。
多年来,专业养老险公司都面临着“年金资产保值增值,而管理机构股东不赚钱”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只有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业务和养老保障委托管理业务的养老险公司,即使靠投资收益支撑,依然难逃亏损的命运。
在发展过程中,几家养老险公司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了战略定位的调整,有的增加了个人养老保障产品或普通保险产品,以及第三方业务板块。
比如,2006年,平安养老险与平安人寿的团体保险业务进行了重组。人民养老险公司则承接了由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移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资格,从而拥有了受托、账管和投管三项资格。
长江养老险强化其投资能力的建设,拿下了好几个“第一”,比如,2015年成为首家开展境外投资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2016年又成为首家获得“受托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能力”的养老险公司,并在同年10月19日获批在业务范围中增加了“与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的咨询业务”,着手开展第三方投顾业务。同年还发行了另类保险资管产品实现保单贷款资产证券化首单。
此外,长江养老险还入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机构,实现养老金第一支柱业务的关键性突破。泰康养老则成为率先对接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二、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养老公司则与京东联手,打造了国内首个一站式线上养老平台“国寿·京东养老广园”,借助互联网大佬的既有平台优势发力。
不过,对于专业养老险公司来说,实现盈利依然比普通保险公司要难。首家开业的平安养老险,直到2010年才成为业内首家盈利的养老险公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受托资产规模来说,除了人民养老险、新华养老险、大家(即安邦)养老险和刚开业的恒安标准养老险外,其他五家养老险公司皆已达到千亿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受托资产规模来说,除了人民养老险、新华养老险、大家(即安邦)养老险和刚开业的恒安标准养老险外,其他五家养老险公司皆已达到千亿元。
从营利情况来看,除了刚开业的恒安标准养老险和未披露数据的大家养老险,其他几家皆已实现盈利。以2020年的数据来看,平安养老的净利润最多,新华养老的最少。
业务:秉持长期主义
对于养老险公司的业务方向,新规格外强调两个字:长期。
《通知》鼓励养老保险公司发展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满足长期或终身领取需求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以及其他具有一定长期积累养老金功能的商业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在消费者的养老需求被空前激发的当下,但凡贴个“养老”的标签,都会更引人注目一些。在养老金融主体增加、养老金融产品形态多样的当下,林林总总的养老金融产品里亦不乏挂羊头卖狗肉者。
养老金融产品的价值在于让居民养老的“长钱”进入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市场,从而获得稳健而长期的风险承担能力。但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养老金融产品,实质则是冠以理财之名的偏短期理财产品。
早在2020年10月,监管部门高层就屡次公开表示,将研究明确养老金融产品的标准,按照“名实相符”的原则,对不符合标准的各类带有“养老”字样的短期金融产品坚决予以清理。
目前银行已在清理不符合要求的养老理财产品,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四家试点机构上线的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则在五年期。
对养老险公司来说,分其业务大致可分为短险和长险业务两大类。最初几年,年金业务还没有做起来,养老险公司只好接过并不怎么赚钱的团体险业务,勉强用来冲一下规模。
后来随着百万医疗险和“惠民保”的火爆,一批养老险公司也“杀入”了短期健康险领域。
还有一类短险业务,则是短期个人养老保障业务。2013年监管部门推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发行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可以面向个人销售。同年平安养老险便发行了市场上首个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两年后该法规便经历了一次修订,其中规定养老保险公司要合理控制三年以内的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规模,且须与其资本实力相匹配。
不过,从去年的情况来看,一些公司的短险业务规模仍超过了长险。比如,平安养老险披露的短期险和长期险业务规模,分别为245.69亿元和120.3亿元,短险是长险的一倍。
《通知》要求,养老保险公司要压降清理现有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要在2022年6月30日前,适时停止相关产品新增客户,原则上于2023年底前完成存量业务清理。
今年以来,已有养老险公司陆续停售或关闭短期个人养老保障业务,比如长江养老险已发布旗下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关闭的公告。从目前来看,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养老和泰康养老等公司需要压降,但整体来看后续压降的压力应该不会太大。
对于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产品形态的创新,《通知》亦表示支持养老保险机构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围绕强化长期养老功能,体现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创新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产品形态、经营模式,发展成为真正具有长期养老规划和管理功能,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的养老金融工具。
从隔壁日本的情况来看,其养老金第三支柱中,保险养老产品多在五年及以上的长期产品。那么,如果保险业重点开发五年期及以上养老保险产品,可以实现与银行、基金、券商类养老金融产品的差异化竞争。
纠偏资管业务
除了压缩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通知》还要求养老保险机构原则上不得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和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等,须终止或剥离与养老无关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
《通知》要求,现有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原则上应于2022年底前依法合规完成终止经营或剥离相关业务等整改工作。
有业内人士指出,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须有资管牌照方可开展资管业务。在资管新规即将正式实施之际,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厘清养老险公司和资管公司的定位,让养老险公司回归养老的主业。
该新规对于承接了第三方资管业务的养老险公司会有较大影响,尤其是成立较晚且第三方管理规模占比较高的公司。
一种解决之道是把养老险公司与养老无关的资管业务,剥离给同一集团内的保险资管公司。目前除了刚批筹的国民养老险之外,其他养老险公司皆有同属一个集团的资管公司“兄弟”,因此从技术层面来说,剥离不是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国寿投控、人保资本和太平资本皆已相继获得一张资管牌照,养老险的资管业务亦需有资管牌照。
对于平安养老、长江养老和泰康养老等公司来说,是终止还是剥离呢?
《通知》提出,对于存在偏离养老主业、业务压降清理不到位、未能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制度等问题的养老保险机构,将采取监管约谈、责令整改等措施,并不再支持其开展相关养老金融业务创新。同时,与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协作,进一步增强监管合力。
在10月召开的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人社部养老保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个人养老金拟采取个人账户制,将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等都作为个人养老金的产品。
以账户制为核心的养老金融改革,或许明年就要正式落地了。个人养老金的新时代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