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说起心学,多指“阳明心学”,或者“陆王心学”。其实,阳明心学是在王阳明引导弟子如何透彻理解《五经》《四书》的讲授中诞生的。
朱熹讲天理遍在,要人从具体事物上体认天理。王阳明不以为然,要人在自心上发明良知。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1]
王阳明的妹夫、有“王门颜回”之称的徐爱,听先生讲《大学》,与朱熹大相径庭,“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非常重要。朱熹说:“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王阳明最喜欢讲的,也是这三句话。钱德洪说:“吾师接初见之士,必借《学》《庸》首章以指示圣学之全功,使知从入之路。”[3]
朱熹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4]
王阳明说:“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5]
朱熹说:“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道心也;“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心即理也;道心先天本具,光明常在;但为私欲所弊,有时而昏;学者当反本复初,明心见性。
王阳明强调“一体之仁”,“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道心”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心即理也。
单就此而言,可以说,朱子学也是心学,阳明学也是理学。
在古本中,为“在亲民”,程颐、朱熹认为旧本有误,改为“在新民”。王阳明说,不对,应以古本为准,是“亲民”。
按照朱熹的理路,“明明德”是“明”自己,“在新民”是“明”他人,共同“止于至善”。朱熹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6]
王阳明认为,“明明德”是体,“亲民”是用,都是一体之仁心。“‘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7]
朱熹的错误在于将二者割裂开来。“若知‘明明德’以亲其民,而‘亲民’以明其明德,则‘明德’‘亲民’焉可析而为两乎?先儒(朱熹)之说,是盖不知‘明德’‘亲民’之本为一事,而认以为两事。”[8]
王阳明说,《大学》的后文中,“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
他继续说:“‘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见《孟子·尽心篇上》:“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见《尚书·尧典》
“《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尧典》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孔子的话出自《论语·宪问篇》。
王阳明说,这些来自《尚书》《论语》《孟子》等其它经典中的语录,讲的都是“亲民”,所以说:“说‘新民’便觉偏了”。
朱熹说:“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9]王阳明说:“至善者,心之本体也”[10]这是朱子理学与阳明心学的分水岭。
王阳明说;“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11]。
“至善”即“良知”。这一点非常重要,“至善”不是一个概念,或者难以企及的远景,而是活泼泼的、当下觉知、落地便行的心。
如何“止于至善”?就像登山,一个是爬台阶,一个是坐索道。
《传习录》第二节,徐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朱熹强调遍在于万事万物之理,以“格物致知”为下手处:
“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12]
“物格知至,而于天下之事,皆有以至善之所在,是则吾所当止之地也。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矣。理既有定,则无以动其心而能静也。”[13]
朱熹意思是,天下万事万物之上,都有一个“至善”所在。格物致知,事事物物之理自然也会在心头呈现出来。止于至善而定于事理,心自然能静下来。
然而在王阳明看来,这是本末倒置。“至善”在心而不在外物,灵明不昧的心就是至善的状态。何必绕那么大一个弯儿呢?
王阳明说:“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14]
《传习录》的第三节,徐爱接着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15]
徐爱觉得不可思议,世上那么多的事,那么多的理,只在一个“心”上求,怎么可能穷尽?
这里,引出了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心即理”也。万事万理,皆是一心。王阳明反问:“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徐爱举例子说:“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王阳明说,难道事父,就要到父亲那里寻求如何行孝?事君,就要到君王那里寻求如何尽忠?交友、治民,就要去朋友那里、老百姓那里求个信与仁的理?同样是行孝,父亲与父亲不一样,儿子与儿子也不一样,如何寻求?都在自己的心头上找。
王阳明说:“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徐爱若有所悟,但是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继续问:“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
“温凊定省”,出自《礼记·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做儿子的,要让父母冬天温暖,夏日清凉,晚间侍寝,早起请安,都有具体的要求,面面俱到,才算“至善”。圣人都有明确的要求,无需讲求了吗?
王阳明说,当然讲求。不过不是在枝叶上讲求,而是在根上讲,在心上求。“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16]
[1]《传习录注疏》,(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6页。
[2]《传习录注疏》,(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5页。
[3]《王阳明全集》,(明)王守仁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845页。
[4]《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中华书局,2011年,4页。
[5]《王阳明全集》,(明)王守仁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846页。
[6]《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中华书局,2011年,4页。
[7]《王阳明全集》,(明)王守仁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847页。
[8]《王阳明全集》,(明)王守仁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848页。
[9]《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中华书局,2011年,4页。
[10]《王阳明全集》,(明)王守仁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223页。
[11]《王阳明全集》,(明)王守仁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847页。
[12]《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撰,中华书局,2011年,5页。
[13]《四书或问》,(宋)朱熹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页。
[14]《传习录注疏》,(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页。
[15]《传习录注疏》,(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页。
[16]《传习录注疏》,(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9页。
李志军,1965年生,河南汝州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者,诗人,书法家。
主编《续汝帖》、《历代名家书金刚经》(线装书局)、诗集《血脉的回响》(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南怀瑾说佛》(湖北人民出版社)、《洗心》(宗教文化出版社)、《禅宗语录鉴赏辞典》(合著)(上海辞书出版社),《国学史纲》(华夏出版社)、《我观故我在》(花城出版社)。现任河南宏光国学博览馆馆长,风穴书院院长,汝帖研究院院长。
地点:洛阳市图书馆(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龙门大道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