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入选“中华老字号”,弘宝汝瓷再次加冕

来源:弘宝汝窑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4-03-09 浏览量:

入选“中华老字号”,弘宝汝瓷再次加冕

 
龙年伊始,一则喜讯自京城传来——
由国家商务部、国家文化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市场监
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五个部门联合认定弘宝汝瓷为“中华老字号”。
自建国以来,“中华老字号”仅仅评选了三届,在全国各个行业中仅有1000余家品牌入选。
河南弘宝汝瓷坊有限公司的“弘宝斋”是目前中国五大历史名窑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品牌。
据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华老字号除了蕴含较高的经济价值外,还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老字号企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不仅代表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影响着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
这次“中华老字号”花落“弘宝斋”,象征着弘宝品牌几十年来的时间沉淀、品质沉淀和顾客美誉度沉淀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她也是弘宝汝瓷的大师们筚路蓝缕、孜孜以求的最大心愿。
 
弘宝汝瓷的承传
在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中,人们对古老风俗和技艺的继承和发扬,一直习惯用“传承”这个词汇。可在弘宝汝瓷掌门人范随州的语序中,却一直要把“传承”叫做“承传”。
不是范随州太固执,也不是他故意要标新立异。几十年来对汝窑技艺的不懈探索,几十年博览群书的文化积淀,几十年五湖四海的跋山涉水,使他对这个词汇有了自己独到的认知:任何一门技艺,必须是先去承继衣钵,然后才是传续创新发扬光大。
自汝瓷断代800年后重新恢复以来,在汝瓷界,知其然者可谓比比皆是,比如原料,比如配方,夸夸其谈者更如过江之鲫,但对汝瓷“知其所以然”者,诸如神韵之类的,却寥若星辰。
为了知道汝瓷的所以然,三十多年来,范随州多少次梦回大宋,与匠工对话;还广泛涉猎了《中国陶瓷史》、美学、历史等等专著。在他的案头,厚厚几本翻烂了的《 清凉寺汝窑》、《汝窑与张公巷窑》等与汝窑有关的专著,留下了他探索的印记。
正是他对汝瓷工艺“知其所以然”的持续精进,才最终成为汝瓷领域的集大成者。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布了《汝瓷国家标准》,让中国汝瓷烧制工艺首次有了统一的衡量标准。范随州成为这一标准的制订人。
2018年,范随州的《汝窑随想》正式出版。洋洋洒洒14万字,从文化、哲学、审美、设计、社会、心理等方面,对汝瓷的烧制技艺进行了独特的阐释。
配釉似禅修,拉坯如坐禅,烧窑像炼丹……凡此等等的亲身感悟,可谓写尽了汝窑前世今生的精髓所在。
这是汝瓷自唐宋以降第一本有关汝瓷的“传记”,为当代也为后人发扬光大汝瓷技艺留下了系统而宝贵的文字遗产。
同样,作为非遗项目传承人,范随州的爱人王振芳也在弘扬和传播汝瓷文化上与丈夫比翼齐飞。
王振芳常说“学问是问出来的,也是答出来的”。多年的心血结晶,她编著出版了《问汝窑》一书。该书70多个问答,简洁明了,将一问一答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是系统了解、学习汝瓷知识的简明读本。该书荣获河南省首届“出彩中原”荐书大赛现场荐书优秀奖,也创造了汝瓷非遗技艺专著首次在省级大赛中获奖的先例。
坚持古法柴烧,坚守古代烧制技艺,弘宝汝瓷的创新之路走的沉稳而坚定。
为了把汝瓷的古代工艺攻克攻透,范随州和王振芳两位大师的足迹踏遍了各个古汝窑遗址,收集了大量的汝窑标本。一有空闲,他们就拿出这些老物件摸索观察,体察它的工艺,体味它的神韵,使其入脑入心,之后通过实践的加持,一系列独特的汝瓷核心技艺,成就了弘宝汝瓷的古法神韵。
一是胎、釉原料制备及配比独特。他们用“一观、二烧、三看色”的方式,改进了经验选料法;熟悉各原料性质及配比规律,掌握并总结了“头年采,后年用,死料变得活生生”“硅六铝二钙一五,胎釉配比九分成”等技艺要领。配制的胎、釉料,胎色香灰,釉色纯净,釉质温润,玉质感强,成品率高。
二是成型技艺娴熟。范随州能熟练操作杀泥-揉泥-捏塑-拉坯-拓坯-修坯定型各工序环节,总结出了“眼前一把泥,心中已有型。手未动,心已动,手已动,技巧生。泥团中间放,手肘要支撑。手掌有力气,力从腰间生,泥在手中走,型在心中成。中心要定稳,提泥要匀称。提泥不过三,过了难成型。屏气凝神手要稳,下厚上薄要记清。胸中有古意,手上灵气生。动手万千变,气韵自然生”等成型要领。
三是雕刻技法独到。近几十年来,传承人中从事雕刻技艺的较少,而弘宝汝瓷的传承人王振芳大师却把雕刻作为主攻技艺之一,形成了个人的技艺特色。“头刀轻,二刀重,刀断意要连,刻透不为精”等操作要领,巧妙运用阳刻、阴刻的深浅变化与釉自然流动的呈现,使作品形成了浓淡相宜、立体感与层次感交相辉映的艺术效果。
四是烧成技艺提升。他们坚持古法柴烧技艺,“看火的颜色、听火的声音”,即可判定烧成效果。从产品入匣钵-封泥-点火-氧化火烧-还原火烧-保温-驻火-冷却到出窑等烧成技艺,把容易出现的问题编制成了《烧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克服办法》供徒弟学习,同时使烧成成品率由行业平均的约25%提高到40% 左右。
正是凭着这些独特的核心技艺,为弘宝汝瓷实现“正宗传承和宋瓷神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弘宝汝瓷的记忆
2004年春节刚过,料峭春寒的北京,闻名中外的潘家园古玩市场来了一位面相朴实的中年男子。
只见他走进一家汝窑古玩店,左顾右盼之后,征得店主同意,便走到一堆汝瓷碎片前翻检起来。不大功夫,便拣出六片古陶片拿到了老板面前,问价钱多少,这几块瓷片他全买了。
老板见状,双眼瞬间睁得溜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忽然也变成了河南话:老乡,你这样一拣,我那一堆瓷片都别卖了。
老板知道遇到了家乡来的行家。
这个中年人就是范随州。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收集散落天下的古汝窑标本,自己筹建一个古陶瓷博物馆。
2005年,在跋山涉水的千寻万找之后,“中原古陶瓷博物馆”正式挂牌。来自几百年上千年的   块中原大地的各色瓷片,穿过历史的一路风尘,终于在弘宝公司的一个小院里找到了他们共同的归宿。
拿范随州的话说,他们不仅是沉寂残缺的瓷片,他们更是汝窑的源头密码,也是标型学的基础。汝窑的记忆,都储存在他们破碎的肢体里,闪闪烁烁,经久不息。
之后的风雨岁月,范随州并没有停止寻找的脚步。只要听说哪里有汝窑瓷片的信息,无论再远再难,他都会千方百计的弄回来,不断丰富着他的汝窑信息库。
随着中原古陶瓷博物馆内容的不断丰富,范随州的汝窑探寻之路,从此执着而不迷茫。
 
让非遗技艺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任何一门技艺的发扬光大,不仅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更需要不断的仰望星空,与时代同频共振。
作为非遗项目的汝瓷传承人,弘宝汝瓷的两位大师深谙此道。
2017年,占地面积300余亩的汝瓷文化传承基地--弘宝汝瓷文化园在大鸿寨景区建成。
他们以此为基地,开启了汝瓷科技创新的新征程。
全国艺术陶瓷界唯一的一家中科院院士工作站和河南省汝瓷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先后落户园区。
六个汝瓷材料研发平台,汝瓷科技成果展示大厅,汝瓷生产参观体验线,教育培训交流中心,手工拉坯训练营,手工捏塑训练营等,为前来研学的各界人士和大中小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现场体验。
同时,园区还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古陶瓷鉴赏研究会、许昌学院、平顶山学院、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十余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教学实践合作关系。
深度解析汝瓷,广泛传播汝瓷,体验汝瓷技艺,成了弘宝汝瓷文化园自 建成以来始终如一的坚守。
2019年6月,弘宝汝瓷文化园被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设计的研学课程——“研学瓷都汝州,传承千年文化”被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旅厅评为河南省研学实践教育“十大特色课程”,入选河南省教育厅主编的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课程指导丛书《遇见研学遇见你》。2023年和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设计的研学课程被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旅厅评为河南省研学实践精品课程。
基地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国家3A级非遗景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河南省党外知识分子实践创新基地、河南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自2017年建成以来,弘宝汝瓷文化园先后接待来自北京、郑州等地研学旅行人员30余万人次。园区已逐步打造成集汝瓷文化体验、文化休闲旅游、汝瓷科技研发、汝瓷人才培养、汝瓷文化交流、研学实践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汝瓷文化园区。
这是一代汝瓷大师师承创新的博大胸怀,也是新一代大国工匠的真情表达。
范随州不仅仅把他的心声写在书页上,更把他们应用在弘宝汝瓷的每一项创新实践中。
从理念创新、材料创新、造型创新、装饰创新和意境创新,
弘宝汝瓷在不断创新的路上,摈弃坐井观天式的自满自大,跳出古板雷同的掣肘,开拓出一片当代汝瓷艺术的新天地,形成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目前共拥有176项国家专利,先后有3项发明专利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200项作品获得了作品权属登记,为汝瓷工艺的不断进步和至臻至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范随州和王振芳这对中国顶尖的汝瓷大师“夫妻档”,正在用前无古人的专业智慧为世人解读并重构着藏在汝瓷背后的天人合一之美,藏在造型背后的感性、理性之美;藏在繁华背后的淡然之美,藏在质感背后的人性之美,藏在片纹背后的装饰之美和“物哀”之美,藏在釉下结构的浩瀚深邃之美。
弘宝汝瓷,在师承创新的路上,用汝瓷讲述的中国故事必将更加美轮美奂、精彩绝伦。
弘宝汝瓷,用汝瓷讲述的中国诗意和中国美学,也将赢来五湖四海的更多青睐。
祝福你,怀抱“中华老字号”美誉的弘宝汝瓷——你的名字,将会和汝瓷的天青梦一起,刻在辽阔无垠的蓝天上,灿古耀今,永续传奇!
 

上一篇:专家论瓷:关于汝窑的几点新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