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8-26 浏览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袁岚峰身旁的小黑板上,写着“三大奥义”“量子比特vs.比特”“真随机性”等晦涩难懂的词。接下来,他要用17分钟时间,来讲解量子力学中的叠加和测量方式——这一过程会被录制成视频,再配上动画,放到短视频平台上,作为一段科普视频。
这些深奥的科学原理,如今在视频平台上大受欢迎。在西瓜视频上,袁岚峰有着超过340万的粉丝,在B站上,袁岚峰的2019年年终演讲有超过58万的观看量。
讲座活动上的袁岚峰
视频平台的创作者正变得多样化,其中一个变化是知识分子进场拍视频,像中科院物理所这样的科研机构,也在三年前进驻了抖音,想要通过视频的方式来做科普。“知识化”视频正在兴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科学报社与字节跳动在2019年联合发布的《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指出,短视频传播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且在整个平台中,知识类内容的条均播放量和分享量都高于整体平均水平,可见知识类内容受到用户欢迎。
与此同时,该报告认为,短视频的形式也有利于知识科普,短视频为知识的普惠提供了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短视频让更多人参与到知识生产中,知识的边界得以拓展;二是短视频形式更容易打破知识传播和理解的壁垒,同时以社交为纽带进行共享,让知识可以触达至更多人。去年,西瓜视频将1-30分钟的视频定义为中视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更适合知识视频传播的载体。
“知识化”视频发展的大背景下,一大波青年学者和博士们参与到知识视频创作中,他们的专业领域分布广泛,有航空科技、土木工程,也有医学、农业等。“双胞胎竟是同母异父?”“浙大医学博士教你防治痔疮”“600多年的故宫,为什么抗震能力比世界大部分建筑都强?"”……这些视频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博士在有条有理地讲解。
视频平台的博士团
在山东沂蒙的农村里,王乐祥的童年时代在困乏中度过——父亲在他小学二年级时患上严重心脏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没有暖气,冬天时连生火炉的煤球都买不起。那段日子里,他唯一能接触到的课外读物,是学校订的《少年天地》,里面最吸引他的,是科普相关的知识内容。
现在29岁的王乐祥,人称“祥子博士”,是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在读博士生。去年暑假,已经提前完成博士科研任务的他开始考虑一件事:如何利用空余时间做有意义又能赚钱的事——他每个月要花一万多元为父亲治病。
回想起童年时看科普杂志的那段经历,他萌生出一个做科普的想法。“对于农村孩子来讲,互联网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我对自己的领域有了一些思考,所以我可以把知识讲得更有趣些,同时又不用自己的思维去绑架别人。”于是在抖音上,他开始发布一系列科普视频。
王乐祥的科普视频截图
今年元旦前后,王乐祥把平台转到了西瓜视频。他分析,一来中视频更适合科普的体量,二来他发现平台上关于机械、科技的内容较少。“互联网上存在太多为博取流量而做的东西了,有的信息很混乱、观点很片面,所以我很坚定,要做就做科普方向的。”王乐祥表示。
学弟宋阳看过王乐祥的科普视频后,也加入到视频创作中。
“既然读了博士,还是想做点东西的。至少,满足自己生活的同时,能给社会做点贡献,那就会觉得这个博士很值得读,对吧?”宋阳举例说,很多人是没有时间去搜索可靠的科普知识的,甚至不知道去哪里搜,例如哪些技术是先进的、哪些指标应该关注,而他们科研人员则天天和这些信息打交道,如果能分享出去,也是承担了一种责任。
今年6月,宋阳正式开始做视频,他的研究领域是热塑型复合材料。他形容,这是一个大部分人听说过,却不知道它能用在哪里的领域,所以在视频里,他试图用自己的知识,向大众介绍这些材料可以怎样用。一则“电子后视镜为何我国禁止推行”的视频,让宋阳获得了28万次的观看,他大受鼓舞,“视频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王乐祥的科普视频截图
数据似乎印证了王乐祥和同伴的想法,几个博士在全网已经拥有过百万粉丝。
基于小组成员的理工科背景,他们主要讲述包括科技、基建和自然灾害在内的内容,从打火机原理,到太空站机械臂运作都会涉及。在工程科普中,王乐祥和同伴们还会特意介绍一些充满民族自豪感的超级工程,例如中国打通北非最长隧道、建造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大桥。录制这些视频时,王乐祥常常穿上带有“中国”字样的衣服。
这支来自重庆大学的视频“博士团”正逐渐壮大,王乐祥的尝试取得了学校的认可,他在学校建立了产学研机构,并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了拍视频的队伍。现在的团队里,还包括二十多位专业学者,比如重庆大学室内环境专业在读博士束自语,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科技部专家库专家张甫仁等等。
曾丹也是重庆大学科普博士团的一员,她觉得,读博时压力很大,有时在实验室也会迷茫,这时候换个环境拍视频,相当于减压。
王乐祥制作的一系列视频
在团队中,大家可以共享视频拍摄与制作所需的资源,王乐祥聘请了四名全职剪辑人员和一名运营人员。一般来说,会由几个博士讨论出想谈的话题并列提纲,再由王乐祥将撰稿任务分配给更年轻的博士生或硕士生。初稿完成后,主讲博士审核、修改,来回三四道工序后,才会开始拍摄。
“一个人势单力薄,想选题、撰稿、拍摄、剪辑,要弄好,就得很多人配合,那只做一个账号就不划算了,是吧?还不如我们这些比较熟的博士一起做。”宋阳说。
从“天才”到网红
在专业科研人员做科普的“赛道”上,袁岚峰可以算是博士团们的前辈了。
袁岚峰现在有几个身份,分别是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和短视频科普博主。而在20多年前,他的身份是“天才儿童”——14岁入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23岁拿到博士学位,并先后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然而,在博士毕业后,做研究的过程中,这个曾是“天才儿童”的化学博士却日渐发现,自己对化学、物理的研究日渐失去兴趣。
“在我的化学物理研究中,我经常觉得面对的事物太实在、太具体了,我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这非常要命,我困惑了很久。”袁岚峰说。
学生时期的袁岚峰(右四)
在困惑阶段,袁岚峰回想起他在大学BBS上写文章的经历——那时候,他会就着科技发展,写文章和网友讨论,并因此认识了不少朋友。到了社交媒体时代,他的写文习惯也一直延续下来。
到了2015年,科学界出了一个大新闻,中科大潘建伟项目组实现了量子瞬间传输技术重大突破,而袁岚峰注意到,媒体在报道时,都不知道怎么把事情解释清楚,只能将其比作电影《星际迷航》里的传送术。于是,他调研了一些资料,采访了身边潘建伟研究组的同事,自己写了一篇解释文章,然后把标题起得有点标题党——《科普量子瞬间传输技术,包你懂!》。
这是袁岚峰第一篇正经写作的科普文章。出乎意料的是,文章火了,随后开始有人找他约稿、做科普活动。袁岚峰事后推断,文章火起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有帮助到那些原本想了解量子通讯,却苦于没有渠道的人。在他的经验里,科学文章和大众是有隔阂的,但他不认为科学文章就该写得那样,他希望做出让大众能明白的科学知识介绍。
袁岚峰的科普之路由此开始,最近几年,科普传播已经成为袁岚峰最重要的工作,西瓜视频则是他的主要场地。
如今,他招了两个中科大的学生做助理,他和助理在学校录制完成科普前期视频,把视频传输给合作的视频工作室,工作室后期处理后再把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在西瓜视频上,袁岚峰做了几个专题合集,他会讲解量子科技、做新冠科普,或者诺贝尔奖的解读,有时也会跟紧热点进行科普,比如在雨灾时讲解“200毫米降雨量”意味着什么。
但也有人因此将他视为loser,在知乎上有人评价袁岚峰:“这么多年过去,似乎在科研领域没有太大成就,只能是做做简单的科普,这算不算又是一个方仲永的悲剧?”
袁岚峰并不介意,“其实我都无所谓,我不可能因为别人怎么称呼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无论什么称呼,为科学事业做贡献都是好的。”
“90后”罗夕夕也正在视频平台上“为科学事业做贡献”。他是浙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培医学博士,现任职于浙大附二院做主治医生。平时,他会在西瓜视频上科普医学知识,内容以他的研究领域——阿尔茨海默病为主。
今年是他从事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第八年,他已经深入接触了800多个病人和家庭,经手上万份病例。这其中,包括许多因缺乏最基本认知而错失治疗时机的病人——他们过早失去生活质量;家人也陷入手足无措、漫长的痛苦中;甚至有患者因此自杀。
罗夕夕的科普视频
在罗夕夕看来,认识阿兹海默病是治疗的第一步。此前在新加坡学习时,他注意到当地的科普宣传做得很好,有制作精良的动画介绍阿兹海默。回国后,他也希望通过科普,让更多病人认识到,要及早诊断干预,同时也分享预防和护理的知识,教人们及时并正确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然而,难度超出他原本的料想。最初,罗夕夕会给病人和家属印发宣传册、饮食指导等资料,可是这些资料很容易遗失,且成本很高。虽然也有媒体会办一些科普讲座,但资深医生不一定有时间参加,像他这样的年轻医生,则不一定有机会被邀请。
后来,罗夕夕想到了一个办法——用一个个几分钟的短视频来做科普。他每周会参加阿尔茨海默病实验工作,那时他会随身带一张A4纸,上面印着他的西瓜视频账号“罗夕夕博士”的二维码,让受试者家属扫描关注。
“有200多个网友就是现实中认识的。”罗夕夕说。在视频中,他细致地介绍患者该吃什么、做什么检查等等。有患者家属看完视频后,会顺着他的建议针对地追问,“您上回在视频中说要吃植物油替代动物油,我用葵花籽油行不行?”他发布的一条以“哪些人更容易得老年痴呆”为主题的视频,其播放量有近40万,还涌入1700条患者家属留言。
这些播放量数字的背后,一方面是阿兹海默病科普知识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也是短视频在科普中具有传播优势。根据TechWeb的消息,去年年初,正在用视频做科普的牛津大学化学博士、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David G. Evans表示,视频科普的优势包括有可触及的人数多,在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现实中,可以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也能得到科普机会。
视频科普成为职业
从事科普多年的袁岚峰注意到,把科普当作职业的人正在增多,科普创作者们的学历也越来越高。而多数做科普的人都是半路出家,自己摸索,没有一个正规机构教大家怎样做。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普作者还远远不是一个“正常”的职业。
他提到,在中科大里,有一个“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就是一个培养科普人才的专业。他在2018年时,曾经给该专业的学生做分享,发现很多学生都是调剂来的,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对职业前途也缺乏信心。
“我自己思考,真想让学生们变得有自信,就要把(科普)这个专业变成一个正常的职业,而且要让这个职业拥有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满足感。”袁岚峰说。
当前流行的视频形式,则给职业科普创造了可能。根据《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介绍,包括中科院在内,很多专业科研机构也加入到了短视频科普中,而学者在平台上是很“吸粉”的,他们分享的专业知识受到大众欢迎。
《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截图
王乐祥还找到了一条新路径,就是利用视频的传播,连通科普、科研和商业。此前,一个做建筑环境设备企业的老板刷到他的视频后,联系他谈合作,最后达成了一个室内环境净化系统的研发和产品技术推广应用的合作项目。当时他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只有十几个。这一项目虽然只有几十万经费,但给他指出了新思路:通过科普,其实也可以告诉网友他们能做怎样的科研,而这要比原先在学校等项目主动得多。
王乐祥指出,在他所在的土木工程专业里,当科研单位和类似地产商或工程公司合作时,科研单位往往处于弱势。而有了视频的展示窗口后,他们的话语权变强了,能吸引到的机会也在增加。
他的博士同学宋阳也认可这一思路,他觉得通过科普视频介绍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后,可能就有商业公司知道,这种材料能帮助到他们,为合作创造机会。
对就业难的博士们来说,这似乎也成了一种新的职业可能——王乐祥提到,他深知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竞争有多么激烈,而且这些单位可能消化不了那么多博士。宋阳也正在担心明年找工作的事,他的孩子刚刚出生,花销一下子变大了,而他现在每月的基础补贴只有三千多元。
王乐祥的视频截图
王乐祥则是很早就意识到,自己也并不想教书,而是想要创业,却一直苦于没有切入口。在科普视频上,他找到了切入口,“现在我很明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发挥自己的价值。拍视频是大家都可以切合的窗口,我们和粉丝也都能收获到价值”。
“未来是一个交融的、跨界的社会,博士的出路不再只有去高校任教或者去科研单位上班。”王乐祥相信,做科普视频,既能拓展自己的格局,也有利于在其它行业树立权威的形象。
作为博士科普的领头者,袁岚峰也相信,随着社会资本进入到科普事业,会使得职业科普人越来越有希望成为博士们的另一个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