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唤醒研究院召开“让《汝帖》回汝帖归历史”专题座谈会《汝帖》记忆 传承《汝帖》基因——

来源:网络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4-10-24 浏览量:

 

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李志军主持座谈会

张文欣

张天庆

赵俊杰

彭忠彦

赵境

2024年7月25日,来自北京研学团的孩子体验传拓技艺

汝帖艺术馆外景

清刻《淳化阁帖》原石(汝帖艺术馆藏)

李志军题

王寀像

  □选题策划统筹 李志军 张鸿飞 执行 李志军 肖林 摄影 张鸿飞

  915年前的今天,即大观三年(1109)的八月上丁日,时任汝州知州的翰林学士、诗人、书法家王寀镌刻的《汝帖》问世。

  上丁,指农历每月上旬的丁日。唐代以后,将八月上丁日定为祭孔之日。王寀将《汝帖》作为祭礼献给至圣先师孔子。

  今年的八月上丁日(2024年9月10日),又是一个祭孔的日子,同时也是教师节。汝帖研究院召开“让汝帖回归历史”专题座谈会,唤醒世人对《汝帖》的记忆,让《汝帖》的书法艺术及文化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成为滋养心灵的传统文化瑰宝;将历经三年创建已初步具备开放条件的汝帖艺术馆作为献礼献给伟大的孔子,同时纪念为汝州历史、汝州文化作出卓越贡献的宋代汝州知州王寀。

  王寀秉承了孔子“文以载道”理想与情怀,借助书法艺术史来“论世正名于治乱之际,君子小人之分,每致意焉”。他刻帖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书法技艺的训练与学习,而是明天道、叙人伦,重建儒家理想的政治社会秩序。因为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特征,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汝帖》被称为“笔史”。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公益性质的专业法帖博物馆,汝帖艺术馆继承“笔史”精神,以《汝帖》为核心,收藏了从中国的第一部皇家法帖《淳化阁帖》到最后一部皇家刻帖《三希堂法帖》等著名丛帖,以及自甲骨文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书体的名碑名帖。

  第一展区“法帖之祖”,展示有明拓《淳化阁帖》《大观帖》《泉帖》及清拓肃府本《淳化阁帖》等《淳化阁帖》不同年代的拓本及刻本。

  第二展区“宋室鸿宝”,展示有明拓三卷本《汝帖》,明拓翰墨堂本《汝帖》及多卷清拓白明义版《汝帖》等,多种版本的《汝帖》唤醒了汝州百姓沉睡的《汝帖》记忆。

  第三展区“使君坐啸”,展示有宋拓《汝帖》残卷、明拓《汝帖》翰墨堂藏本、清拓曾纪泽藏本《汝帖》、清拓日本回流《汝帖》等。

  第四展区“帖脉相继”,展示有《续汝帖》《新汝帖》。

  第五展区“丛帖集珍”,展示有宋拓《鼎帖》、明拓《星凤楼帖》、清拓《快雪堂帖》《拟山园帖》《三希堂法帖》等历代丛帖。

  第六展区“法帖博览”,展示有甲骨文、钟鼎文、战国陶文及《峄山碑》《熹平石经》《杨震碑》《龙门二十品》《多宝塔碑》《东方朔画像赞》《集王圣教序》《梦英十八体篆书》等清拓善本名碑。

  在汝帖艺术馆,《汝帖》的脉络在延续,笔史的精神被继承。若王寀有知,一定也很欣慰。他的良苦用心有人懂,他精心修葺的《汝帖》在当代依然被奉为瑰宝。

  时光轮转,千年已逝。今天,不断有孩子踏进汝帖艺术馆,揭开《汝帖》的神秘面纱,他们叹为观止、如获至宝。在这里,他们对艺术有了向往和追求,“笔史”的基因在不断复制和传播。

  今年的八月上丁日注定难忘。

  来自汝州的作家、诗人、学者、书法家、画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汝帖艺术馆的诞生。洛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洛阳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汝州籍作家张文欣也特意赶回家乡。大家畅所欲言,为《汝帖》的传承发展建言献策,讨论热烈。

  虽相隔千年,今人和王寀却心照不宣、如出一辙。王寀打破了贵胄垄断,让汝州百姓有机会一睹圣贤书法;汝帖艺术馆属于汝州,是所有学者士子的心灵栖息地。《汝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任重道远,当代汝州人要共同努力,让这一历史瑰宝重放光彩。

  常年在外的张文欣老师说,身为汝州人,将主动架起同外界沟通的桥梁,不断宣传《汝帖》、传播《汝帖》,为家乡的文化繁荣奉献力量。

  参与过《汝帖》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张天庆老师分享了出版《汝帖》的经历,他建议应借鉴周边及省内其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加强沟通学习交流,利用网络宣传等有效手段提高汝帖艺术馆的声誉及知名度,并结合汝州文化特点,与时俱进地把《汝帖》真正宣传出去。

  彭忠彦老师说到,接下来要挖掘《汝帖》及王寀背后的故事,提出要用新媒体并加强和地方文旅合作,打造文化品牌,提高地方文化软实力,形成文化生产力,提升汝州知名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尚自昌老师讲到要以汝帖艺术馆为平台,结合周边优秀文旅资源,将汝州打造成区域文化高地、书法艺术高地。

  丁会东老师强调,要让文化在艺术馆活起来,多吸纳与汝州相关的书法作品入馆,保持汝帖艺术馆的地域特色、独特性和唯一性,打造独属于汝州的艺术馆。

  陈凝老师、和万胜老师建议加大文创产品的开发力度,打造亲民的文创佳作,并开展“书法进校园”等活动,让《汝帖》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课堂。

  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踊跃发言。大家认为要挖掘《汝帖》精神能量,不断开展相关主题的展览活动,让富有鲜明特色、蕴含深厚内涵的《汝帖》文化走进百姓生活、走入千家万户。

  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

  千百年来正是因为不断有有志之士挽救修补,使得《汝帖》虽饱经战火但原石依然存世,成为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汝帖艺术馆跨越千年而来,和《汝帖》同一生辰。是冥冥之中,更是上天注定。

  汝州的百姓是幸福的,915年前《汝帖》正式问世。

  汝州的孩子是幸运的,915年后汝帖艺术馆已经落成。

  《汝帖》基因被唤醒,《汝帖》精神将永存。

 

上一篇:大字,为什么越来越少人能写好?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