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古代霍阳山 当今之岘山

来源:古韵汝州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2-03-26 浏览量:

古代霍阳山 当今之岘山
高万须
宋《太平寰宇记》载:“霍阳山,俗谓岘山,在(梁)县西南七十里。”《金史·地理志》也有相同的记载。
霍阳山 在汝州市西南、汝阳县东南、鲁山县西北三县(市)交界处,属伏牛山系,海拔1165.8米。
《左传·哀公四年》:“楚为一夕之期袭梁及霍,以围蛮氏。”孔子在《春秋》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梁”和“霍”都在今汝州西南部。杜预注:“梁南有霍阳山。”。“梁”,战国时称为“南梁”。周敬王二十九(公元前491年),楚昭王派大将单浮于领兵到达梁邑和霍阳山(岘山),突然包围那里的戎蛮子国,国王蛮子赤溃逃晋国的阴地(嵩县一带)。楚又逼迫晋国将蛮子赤和他的5名大夫一齐逮捕送交楚国,戎蛮子国遂灭。此“霍”原为商代的侯国,周武王姬发伐纣时将其灭掉。克商之后,周武王封其八弟叔处(人称“霍叔”)于此,建立霍国,封其五弟叔度(人称蔡叔)于蔡(今上蔡),封其二弟(管叔鲜(人称管叔)于管(今郑州管城区),封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殷(安阳)。周武王又怕武庚叛乱,又让其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共同监视武庚禄父的行为。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三监”。
《太平寰宇记》又记:“汉立霍阳县,因山以为名,今有故城,俗谓张侯城是也。”汉朝时,曾在霍阳聚(今杨楼镇)设置霍阳县。霍阳聚俗称张侯城。北魏《水经注·汝水》载:“汝水之右,有霍阳聚。汝水经其北,右合霍阳山水。水出南山。杜预曰:河南梁县有霍山者也。其水东北流,迳霍阳聚东。清《水经注疏》又进一步作以考究:“霍阳聚在汝州西南。”“霍阳山水经霍阳聚东,梁城西。梁城尚在汝州之西南。”“霍阳山俗谓岘山,在梁县西南七十里。”“霍阳山在伊阳南四十里。”“(梁县)在今汝州西南四十五里,汝水之南。”“霍阳山水”就是当今杨楼镇东的炉沟河,古代又称为“梁河”,其发源于霍阳山东南如今的炉沟村附近,流过古代的“南梁”、“梁县”地域。
南宋郑樵《通志》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过此地,以其千仞耸峙,峰峦秀绝,类襄阳之岘山,而将其命名为岘山,并书题“危峰独见”四个大字,刻于巨石之上。这块石刻现在就矗立在铁顶山巅。此后,便有人将霍阳山称为“显山(谐音险山)”此“显山”位于唐东都洛阳南部,恰似襄阳南部的“显山”,为都城南部的一大屏障,又是旅游胜地。由于皇帝曾到此山游玩并留墨迹,“显山”名声大振,随之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一睹其风采。
有碑刻记载:唐朝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在中岳嵩山封禅之后,想起唐太宗“危峰独见”的霍阳山,便乘车驾到岘山游玩,登至过风垭小憩时,这里却狂风施威,飞沙扬尘。女皇只好到东边山崖下避之,并拂袖怒斥,命身边风息。自此以后,过风垭山风频吹,唯女皇休憩处千风遁匿。武则天游山尽兴,心中大悦,提笔书写了“伏牛第一山”五个大字,落款为“武瞾”,并加盖了印章,刻石碑以记之,立于岘山之巅。
 
 
唐中宗李显(705-710年在位)继位后,为避皇帝讳,又将“显山”改为“岘山”,称名至今。
岘山主峰上面约有一亩大小的平地,建有祖师庙,庙院竖立着“危峰独见”巨石。相传岘山之巅的祖师庙,最早是用铁瓦盖顶。由于道路难行,一块块铁瓦都是捆在羊背上驮到山顶,后来有人在山崖上镌刻上“铁顶山”的名称。铁顶山下建有真武观、崇天宫、广行宫等三道宫观(俗称头道宫、二道宫、三道宫),它们依次排列在一条长达五公里的南北中轴线上。三个建筑群,共计有殿阁屋字120余间,现存塑像30多尊。主要景点有:梳妆云楼,凌云摩天;舍身陡崖,壁立百丈;玉皇极顶,横空出世;过风仙垭,仙风频吹;飞来乾石,影缩主峰;步桥三孔,巨石迭就;磨针胜迹,铁梁犹在;王母神泉,汩汩成韵。


 
霍阳山北麓的孤石沟(汝阳县城东南刘店镇)发源一河流,向北流淌,出山后交汇于汝河。此河《水经注》记为“山(三)屯谷水”,又称“霍阳小水”(清《伊阳县志》)或“岘山河”,今俗称“板棚河”(因流经“板棚村”而名)。沿着“山(三)屯谷水”自南向北,历史上建造了三个佛教寺院,非常著名,分别是上寺(云居寺)、中寺(乾明寺)和下寺(观音寺)。云居寺建于佛陀山上,坐北朝南,寺中现存了禅祖师塔;乾明寺建于岘山村石桥自然村,是唐宋金元明清皇家寺院,原名头陀寺,唐代改名为天寿寺,俗称岘山寺,宋朝皇帝赵匡胤赐额“乾明寺”。观音寺,创建于五代年间(公元10世纪),南依圣王台,坐南向北,泉水不竭,佛道并存。
山(三)屯谷水东岸板棚村(古名榜棚村、榜台村)中,建有清云宫,敬奉祖师爷,俗称“头道宫”(岘山半腰的崇天宫为“二道宫”)。青云宫,坐北朝南,规模恢宏,推测建于北宋年间,院中现存华山白皮三蕊松一株,树高30米,树干直径1.3米,测定树龄630多年,
“岘山叠翠”自古以来就是汝州八景之一,也是汝阳(伊阳)八景之一。“奇峰、叠翠、云海”是岘山三绝。
(汝州高万须 2022年2月)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