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8-26 浏览量:
真正讨伐董卓的人数其实并不多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山阳太守袁遗、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
这段话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其中清楚地记载了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姓名。从中可见,即便是加上曹操,集结的军队大概也仅有十一路左右,根本没有所谓的十八路诸侯那么多。
而且从质量上看,董卓手握五万精锐铁骑,再加上早前收纳的中央禁军,他的军事实力几乎无人能敌,每一位士兵都能以一当十。而诸侯这边的兵马虽然总数要远远高于董卓,但是要论战斗力,是绝对不能和董卓手中的部队相提并论的。
各路诸侯不团结
灭董卓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不是出在战斗力上,而是出在各路诸侯人心不齐这一点。东汉末年,汉室衰微,世间大乱,各路诸侯本身就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矛盾,尤其是袁术袁绍兄弟俩,早就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了,哪还有一起合作的心思呢?
按照诸侯们的战略部署,这11路诸侯并非合作对董卓发起进攻,而是在各个地方分别把守,军事力量相当分散。面对强劲的敌人,袁绍等人都不敢轻易出兵,曹操对他们的畏畏缩缩大加批评,于是选择了独自会战,只有陈留太守张邈跟随前往,其他诸侯依然按兵不动,也就是说此时真正参与讨伐袁绍的只有两路诸侯。不出所料,曹操一方惨败收场,自己也身受重伤,但当他回到酸枣县,却发现那些人依旧在饮酒作乐,完全不顾天下形势。曹操大怒,立即决定离开这帮乌合之众去扬州募兵。
况且,当时的朝廷已经下令各地可以自己组建军队,各个军阀割据一方,手握大军,形成了绝对权威,敢问谁在这种环境下没有称王的心思呢?所以这11路诸侯明面上是决定合作,但内心各怀鬼胎。就比如盟主袁绍在讨伐董卓的关键时刻,还有心思要求大家将刘虞立为皇帝,只不过由于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而失败。连盟主都不能一门心思的做正经事,下面的军阀们又能有多高的积极性呢?
董卓实力很强
基于董卓在历史上做出的种种不义之事,后世对于他的评价可谓是相当负面,但这并不代表董卓不是一位有勇有谋的乱世奇才。
董卓出身于凉州,当地贫瘠的地形孕育了一群善于骑射,以鞍马为生的壮汉,董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年轻的董卓经常到羌人的地盘去游玩,结交了很多当地的勇士,后来董卓开始经营农田,每当有从前的朋友来访,他都会盛情款待。渐渐的,这些豪强都成了董卓的挚友,由此可见,董卓交朋友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董卓从军之后,曾经被少数民族围困,但凭借着从前积累下的人脉,他成功从战乱中逃脱,并且毫发无伤。从此,董卓的才能被朝廷发掘,渐渐被重用,手中开始握有兵权。
永康元年,董卓在对羌族的战争中大显身手,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极为难得的是,董卓并在胜利后并没有居功自伟,而是认为自己虽有指挥的功劳,但真正上战场流血牺牲的还是手下的战士们,因此,他把得到的赏赐毫无保留的分给了手下的吏卒。此事足以看出董卓的大将风范。
总之,董卓本身算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其带兵能力不容小觑,一群各怀野心,不团结的诸侯去攻打这样一支强大的队伍,自然是躲不过失败的结局。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