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西游记》究竟好在哪里?

来源:新浪博客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2-03-07 浏览量:

 

《西游记》究竟好在哪里?

作为一部神魔小说,《西游记》成书数百年来,一直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直至当今科技文明社会,影响力依然经久不衰。

话西游之结篇:我们该怎样读古典名著?

《西游记》究竟好在哪里?

1.故事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间传说因而层出不穷。这些民间传说像是一条条河流,在作者的精心设计和疏导下,最终汇聚成《西游记》这样的汪洋大海。

《西游记》的故事就给人浩瀚、激荡、深邃之感觉。它以唐僧师徒取经为主线,以降妖伏魔为脉络,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儒道佛三家、皇权和神权、宗教和神话、迷信和魔幻对立统一的神圣和世俗、物质和精神的多重世界。

唐僧师徒取经,既是奉了唐王之旨,也是奉了佛祖之命。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本是神仙,却在和神权的斗争中落败,不得不尾随凡人唐僧去取虚无缥缈的经书。漫漫征途,他们和象征着丑恶的妖魔鬼怪作斗争,又在和象征着欲望的权财色利作斗争,还在和象征着自由的内心中的自我作斗争。

天人合一,宇宙需要秩序。秩序靠什么来维护?靠皇权,因为皇权代表着压迫和奴役。而当皇权不堪一击时,只能靠宗教站出来维护,因为宗教意味着正义和善良。以孙悟空为代表的英雄,与其说是向皇权妥协,不如说是归于正义和善良的秩序中。

《西游记》开创了中国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的先河。读这部小说,作者犹如给我们插上一双幻想的翅膀,引领我们翱翔在充满奇思遐想的时空中;又如给我们添上一身探索的鱼鳍,引领我们遨游在光怪陆离的海底世界中,令人沉醉不知归路。不论作者究竟是谁,是否是明代的吴承恩,总之,它超现实的超前的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让人折服。

2.语言美

《西游记》的语言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独具特色。虽然像所有古典小说一样每章节都穿插有大量的诗词文赋,但在四大名著中,其文风却最显诙谐轻松。

诗词文赋显文采。无论是写景物、画人物,还是说兵器、叙厮杀,总是以“诗曰”“正是”“但见那”“好杀”等等词语引出一段诗词或文赋,虽未必通俗易懂,却彰显出语言魅力、传递出文化深意。譬如,沙悟净跟猪八戒相斗,自报家门都是运用七言诗,先以五十二句介绍自己的身世、遭遇和来头,又以二十四句介绍降妖宝杖。

警句俚语有深意。小说运用了不少警句谚语、乡谈俚语。譬如,“珍奇好玩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烂板凳,高谈阔论。”“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放屁添风,也可壮些胆气。”“放了屁儿,却使手掩。”“和尚是色中饿鬼。”“猫咬尿泡空欢喜。”等等。这样的语句,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人物对话有趣味。小说的语言描写,有声有色。譬如,孙悟空拉猪八戒去辨认妖精,八戒道:“可是扯淡!认他怎的?众官躲了,师父藏了,国王避了,我们不去了吧,炫的是哪家世!”朱紫国的校尉见猪八戒怀中揣有皇榜,便要拉他进宫为皇上治病,呆子急道:“你儿子便揭了皇榜!你孙子便会医治!”这样的话语,你怎能不爱读?

话西游之结篇:我们该怎样读古典名著?

3.人物形象鲜明

《西游记》中的人物很多。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经过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一个个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唐僧是个理想主义者。虽然躯体羸弱,手无缚鸡之力,但他血液里流淌的是佛法,骨子里烙下的是真经。有的妖精想与他寻欢,有的妖精想吃他的肉,不管遇到什么磨难,都不能动摇他西行的决心和意志。他就是正义和善良的追求者和宣扬者。

孙悟空是个大英雄。他敢于反抗皇权,大闹天宫,最终却被宗教和神权联合起来镇压了。这种失败是注定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接受宗教所代表的正义和善良的洗礼。当紧箍咒成为限制他人身自由的枷锁,他才能融入到唐僧这个团队,进而回归到正义和善良的秩序中。

猪八戒是个伪和尚。他本性难改,贪吃又好色。他无力降妖,唯有能耐筑门,结果不是被妖精吓跑,就是被妖精擒获。他花言巧语,搬弄是非,还动不动就要分行李散伙。活在大师兄的阴影下,他挑担子、干脏活、建臭功,倒也有不少苦劳。于现实而言,猪八戒是“真”,既可恶,又可爱。

沙和尚是个老好人。他憨厚老实,沉默寡言,安分守己,在取经路上,只做了两件事:一是牵马;二是看护师父。小白龙变的神马何需人牵?而师父也总是被掳,表面上显得他劳而无功。但能在师父、大师兄和二师兄的矛盾斗争中不露声色,其实是大智若愚。

至于其他人物,以玉帝为代表的天庭势力被作为强权压迫的讽刺对象,以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为代表的宗教势力被作为正义的使者来宣扬,而那些形形色色的妖精则被作为邪恶的势力来打击,还有那些国王和当权者则被作为贪婪、愚昧、懦弱的存在来批判。所有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难以忘怀。

话西游之结篇:我们该怎样读古典名著?

我们该怎样读经典?

读经典,尤其像《西游记》这样的古典文学,我们要像品一壶陈年老酒一样,在一嗅一呷中细细品尝,慢慢体味。要品故事,了解故事情节,理会故事内容。也要品语言,欣赏优美语言,汲取语言精华。更要品人物,理清人物脉络,把握人物形象。

每一个读者抱着这样的态度去读经典足矣,没必要像文学评论家那样再做深入的研究了。有人看了《西游记》,质疑唐僧师徒路经西域国家,饮食中竟出现豆腐这道菜,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固然值得称道。豆腐虽然起源于我国,但它也会像土豆传入我国一样会传入外国,即便没有在唐朝时期就传播出去,但作者受限于当时的条件,他怎么又能知道西域国家吃什么食物,风土人情如何呢?如果照此发问,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小说就没法读了。譬如,假悟空是六耳猕猴所变,是妖精,他跟真悟空斗了个平手,那么他的金箍棒从哪里弄来,武艺又是从何而来的?孙悟空的武艺和兵器可都是大有出处的啊!小说的故事毕竟是虚构的,钻牛角尖大可不必。

其实,《西游记》中还有很多话题,值得玩味。譬如出现了“三座大山”这样的名词。平顶山莲花洞的银角大王变作个跛足老者,让悟空背他,却弄法术,接连遣三座大山把悟空压住。此“三座大山”是什么呢?是须弥山、峨眉山、泰山,非我们历史上所讲的“三座大山”,但这个词语是否出自《西游记》却无从查证。牛魔王家有娇妻铁扇公主,却去跟玉面公主鬼混,还招赘为夫,两年不曾回家。家花没有野花香,算不算牛魔王给出了例证呢?

品读《西游记》,经典永不过时。品评《西游记》,至此告一段落。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