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汝州节日习俗

来源:汝州市志1989---2000年卷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5-25 浏览量:

节日习俗



传统节日


春节
 
夏历正月初一俗称“年下”,是夏历一年之始,所以为民间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每年进入腊月、人们即开始置备年货。二十三日俗称“小年下”,当晚人们依旧习祭灶安神;二十四日要清扫房子,准备干干净浄过年。二十八日家家户户张贴春联、门画。三十日(除タ)中午吃饺子,夜晚全家老幼团聚,叙旧话新,进行守岁(俗称“熬年”、“熬三十"”),鞭炮之声整夜不绝,祝愿来年有个好年景。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人们凌晨竞相早起,身着新衣,燃放鞭炮,烧香祭祖,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上午依次给亲族长辈拜年。初一至初四,亲友间相互走访,祝贺新年。初五(俗称“破五”)为春节最后一天,此日农家不干活,商店不营业。至初六日,过完春节的人们方开始新一年的劳作。
 
改革开放以后,大部分传统风俗依旧,只是除タ之夜,人们大都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或其他电视节目。春节期间机关、团体、部队常举办不同形式的联欢或团拜活动,或对烈、军属和老于部进行慰问。自90年代以后,不少商业及餐饮服务业春节期间照常营业,为群众提供节日服务;也有人利用春节长假外出旅游观光。mein
 
灯节
 
又称元宵节,即夏历正月十五日,各界都停业休息,观花灯,放烟火,吃元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城乡居民都要摆神社,荡秋千,沿街悬挂彩灯,狮子舞、龙灯舞、跑竹马、赶旱船、踩高跷、铜器社等尽出活动。正月十六夜里,所有鞭炮作坊都要拿出一些新奇的烟花品种进行比赛,举办大型烟火晚会,城乡群众云集城内,观看烟火,外地商户也按时赶来借此看样定货,热闹非常。改革开放以后,每年灯节期间有关单位都要举办文艺活动,各机关、团体、商店也都利用电源制作有民族特色的宫灯、龙灯、走马灯,还有一些电动的戏剧、舞蹈人物,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改州民间流行上坟扫墓,在坟上添土挂纸条,摆供上香,放炮,以表示对先祖的追念。
 
清明节
 
汝州群众大多在清明节(公历4月4日或5日)这天上坟扫墓,家家备供品到坟上上香,以纪念已故的祖辈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逢清明,干部、职工、学生都有组织地到风穴寺烈士陵园纪念革命烈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夏历五月初五目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俗称“五月端”。人们在大阳出来之前,将采集的艾叶插于门首以驱除邪恶;还采集车前子、竹叶、杨柳枝等为“五条枝”,以备熬茶之用,相传有清热解毒、祛痛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还有在门首张贴“钟馗神符”以镇鬼、饮雄酒以防毒虫的习惯。早上煮吃鸡蛋、大蒜,有败毒之说。小孩的颈项、手腕要戴五色线,身上佩花色香囊,到六月初六始取下来。还把糯米、大枣用竹叶、苇叶或槲叶包起来煮熟而食。用竹叶包的叫“粽子”,用槲叶包的叫“槲坠”,是汝州民间端午节的美味食品。
 
中秋节
 
夏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十五”。此日晚上家家户户要团聚一起过团圆节。秋季的夜晚天高气爽,皓月当空,全家男女老少在院里摆上月饼、枣糕、石榴、梨、柿子、苹果,一边吃月饼、水果进行赏月,其乐无穷。中秋月饼也是节日期间亲友互相赠送的礼品。
 
 
 
重阳节(老人节)
 
农历九月初九,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一重阳节,1988年国家将这一天定为中国老人节。此后每年这一天,市老干部局和各单位都要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职工,开展门球、象棋、书画、文艺演出等多项体育、游艺活动,或组织老人旅游等。

十月一儿
 
农历十月初一汝州民间称它为“鬼节,说这一天开始放鬼。也要上坟祭祖。农村有些只限于嫁出去出去的女性回娘家上坟祭祖,烧“五色纸”,说是为祖先送衣御寒。晚上还有在门前或十字路口用草木灰撒个圈香烧纸,叫做“送穷鬼”。至2000年,除上坟祭祖外,其他迷信活动已逐渐减少。
 
冬至
 
冬至这天起,即开始“交九”,进入严冬季节。汝州民间流行这天中午吃饺子,说是吃了可以预防冻坏耳朵。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俗称“腊八儿”。这一天早晨要吃用糯米加花生米、莲子、红豆等煮成的稠粥,俗称“腊八粥”
 
小年夜
 
小年下。这天晚上汝州民间有“处神”的习
 
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俗称“小年夜”或“小年下”。这天晚上汝州民间有“祭灶神”的习俗,家家备烧饼和芝麻糖供祭灶神。旧俗还要用公鸡一只、白酒一杯为灶君领马,送其“上天”并点燃蜡烛,点燃蜡烛称“祭烛”,祭者口念“上天言好事,归来降吉祥”或“好话多说,赖话不提”之类的祷词,祝愿来年五谷丰登,全家平安,至2000年此习俗已不多见。这天人们还在诸神位前焚香烧纸,鸣放鞭炮,叫做“安神”,意即从即日起开始进入年节。

大众文化